……
阿珀肯的生物戰艦長約五公里,寬約1公里,是一只長條形的人造生物。
此刻,這艘雪茄狀的生物艦旁,通過幾條管路,連接著一艘風格凌厲的鐵灰色金屬戰艦。
那是一艘線條冷硬、宛如巨錘般的艦船,是碎顱氏族族長的座艦,
此時,碎顱本人正快速穿過連接兩船的通道,撲向自己的戰艦艦首。
全身包裹在金屬重甲中的異星戰士低伏身體,甚至四肢著地,全速前進,如同捕食獵物的駭人惡獸。
幾個呼吸的時間,碎顱穿越數百米距離,沖進座艦的艦橋廳。
臂鎧上的設備顯示,距離他的導航員返回現實,還剩五秒。
碎顱一個滑鏟,快速移動到艦首的獨特設備前——
那是一座與全艦風格差異極大的“鐵珊瑚”。
它正發出五彩斑斕的光。
乍一看,這仿佛是一大團雜亂的金屬枝椏,直徑三米,高四米,十分雜亂。
但仔細看去,它的每一根枝條都是按照某種規律生長,所有枝條合并在一起,仿佛一只立體的樂譜——
而樂譜上記載的,便是這艘船,甚至所有與之形制相似的戰艦,航行在目前銀河系所有區域時的最優航行路徑、方法、機動方式、躍遷點等重要信息。
而且,這些信息在時刻變化,動態更正。
這只珊瑚,是這艘戰艦最重要的設備,沒有之一。
只要有它在,除非遭遇針對性襲擊或大型戰爭,碎顱的座艦在星海航行中再無任何風險,甚至連艦船自身的老化情況、隱患,都被這座“鐵珊瑚”納入考量,并通給出了最優解。
如果以海船類比,那么這座鐵珊瑚,讓整艘船的擁有了接下來整個航程中水文條件變化、天氣變化的完整信息,相當于擁有了一份無誤的攻略。
這是舊時代人類無法想象的航行保障,畢竟那時,人類的衛星,甚至無法承受直徑幾毫米的隕石或太空垃圾的撞擊。
碎顱在臂鎧上的設備提示“兩秒”的時候,終于定住了身形。
他飛快抬手,在戰甲的頸部點擊一下,鐵灰色的戰甲開始從頭頂褪去,仿佛流水,在兩秒內變成了碎顱手臂上的一只臂鎧。
面對鐵珊瑚,碎顱氏族的族長終于顯露出自己真正的容貌。
戰甲之下,碎顱依舊穿著衣物,他的腦袋上戴著一個碩大的甲殼狀骨質頭盔,上身穿著裝飾性的護心鏡與臂鎧,左肩頭戴著不知何種猛獸的顱骨,下著護襠,體表覆蓋著漁網狀的獨特織物,用來保溫。
他身材健碩,肌肉虬結宛若巖石,皮膚粗糙布滿瘤狀凸起,呈暗紅色,細看之下卻有著鱗片痕跡,具有典型的爬行動物特征,那寬闊健壯如巨獸的背部,用某種遠古巨獸的血液,紋著碎顱氏族的族徽。
他大多數時候都在直立行走,但足部只有三趾,關節反曲,適合高速奔跑與跳躍。
碎顱抬起生有鋒銳黑色指甲的雙手,按住頭盔摘下,露出猙獰可怖的面容——
他的頭部覆蓋厚重角質層,顱骨向后延伸,形似爬行類與昆蟲的混合結構,頭部后方垂墜著類似“臟辮”的大量觸須。
那并非頭發,而是神經纖維外延生長成的贅余,每條“辮子”上都掛著成串的金屬飾物,其上蝕刻的細小符文,象征著碎顱近千年來征戰狩獵的偉大成就。
碎顱的口部分裂為四瓣,露出密集的尖牙,內側隱藏蛇信般的分叉舌頭,下顎咀嚼肌發達,正習慣性地發出低頻嘶吼聲。
他的雙眼是明亮的琥珀色,細小的獸瞳習慣性閃爍著殘忍的光芒。
驍勇善戰、嗜殺成性、殘暴獰惡、視榮譽高于一切……亞加人的所有重要品格,全都在這副千錘百煉的,野獸般的軀殼上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