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那開始,欣喜若狂的太陽族,開始了自己的蛻變。
“它們分出1/3的人口和它們的后代,這些人開始對自己進行分批次、分時段、分類型的‘破碎進化’。
“開始有計劃地打碎自己、改造自己,比較結果,對照試驗。
“第一代改造者幾乎全軍覆沒——那時候,太陽族的人口大約在一億人,而這被選中的三千萬人中的第一批,一百萬人中,只有不足十幾萬人挺過了‘破碎進化’的第一天。
“這十幾萬人沒有挺過第二天。
“然后,第二個‘一百萬人’根據第一批次的經驗,繼續調整參數。
“如此往復。
“這種痛苦的、自殘式的定向進化,催生出了太陽族信念堅定、不懼犧牲的種族特征。
“‘進化’持續了一萬六千代人。
“最終,它們演化成了現在的樣子,而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代成功的改造者都變得更‘長’一點,其主觀時間感受,也等比例延長了下去,隨之而來的,便是太陽族文明的指數級爆發,從最初的原始社會迅速進入封建集權,從在管路中種植晶簇的農業生化文明,迅速進入了利用太空橋設備的工業階段。
“直到最后,它們找到了那座簡陋的運算池,找到了它們的天堂。”
震蕩波投影上的圖像消失,但他沒有將投影設備變回手掌。
陸明緩緩點頭,喃喃自語:
“一個頑強的種族。
“生命總會找到出路,不是嗎?”
“是,”
震蕩波點了點頭:
“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太陽族將這種感知保存了下來,變成了一種‘技能’——
“將自己的時間感知顆粒度進行壓縮的技能。
“這成了它們的一種遺傳記憶,也是遺傳能力。
“這就是它們能在數據層內再次拉伸生命長度根本原因——
“宇宙中,將自己接入虛擬空間的種族何其多也,為什么只有這些晶簇蟲能在虛擬世界里延長自己的生命?
“原因就在于此。
“它們早已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自我突破,完成了這個過程。
“然后,將之在數據層復現,并借助虛擬空間放大。
“這才有了太陽族一秒鐘掰成幾十天,甚至幾百天用的能力,也就有了讓其他種族望其項背的數據分析和處理效率,
“這種能力在星海航行中的應用,便是無可匹敵的導航能力。它們由此被銀河議會青睞。
“但銀河議會,鼠目寸光。”
震蕩波的投影設備再次亮起光芒。
這一次,投影出的東西讓陸明一愣:
那東西他太熟悉了。
共鳴座椅。
每一位機師屁股底下的東西,機師與機甲之間的紐帶。
震蕩波繼續講話,他的聲音毫無起伏,講出的內容卻堪稱王炸:
“他們只看到了太陽族最膚淺的‘實用價值’。
“他們根本沒有挖掘它們導航能力的本質,亦即改變時間感知顆粒度的技能。
“但我注意到了。
“而且,我還認識到了一件事——
“這些晶簇蟲,是從塔恩的鮮血中誕生的生物。
“雖然,做我們的附庸種族,它們不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