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殺得完嗎?!”
老人雙目圓睜,語疾厲,蒼老的面皮抖動,怒意極盛。
陸明眨了眨眼,張了張嘴,沒說話。
他忽然失笑——此等官威,放在末世前,怕是能讓一位都指揮使兩股戰戰吧。
老人繼續說道:
“你以為這末世之前,帝國為什么不肯征伐天下?
“帝國睦鄰友好,以和為貴,不是軟弱,
“而是仔細研究了紅色聯邦、法蘭西、德意志、奧斯陸等等大陸型強國之興亡,深思熟慮之后的結果!
“大陸型強國,身處亞歐大陸,世界島中央,周邊密布鄰國,地緣環境復雜,而帝國又是崛起的新朝,整天被早已布局聯合的五大海洋強國盯著,怎么可能由著性子來?
“要是動輒出兵,東征西討,早就被燈塔組成的聯盟包圍,在經濟上全面封鎖——那場世界大戰中,法蘭西,德意志,甚至鐵幕時代的北方聯盟,都是以此落敗。
“當年的波拿巴能不能打?
“那法皇橫掃歐羅巴,武功赫赫,那時的法蘭西何等強盛?
“反法聯盟密議刺殺波拿巴時,都得用法語溝通!
“可結果呢?
“法皇還不是被海洋帝國組成的聯盟擊敗,幽禁在小島上,郁郁而終?
“反法聯盟可以失敗無數次,而波拿巴,只輸了最關鍵的那一次!
“而在世界之戰時,德意志何其輝煌?
“希魔輕取整個西歐,傲慢的小不列顛人瑟縮在海峽對岸,將一場潰敗渲染為偉大的勝利,海對岸的燈塔國驚恐至極,直言“希魔已經決定了我們的命運”,結果呢?
“結果呢?
“身處內陸的德意志,看似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實則經濟緊繃,隨時有垮塌的風險,不得不保持擴張,并最終抵達了它的力量極限,
“鋼鐵鑄就的利刃,繃斷在了東歐的雪原上。
“而北方那紅色聯盟的例子,更近了,
“鼎盛時期,聯盟西抵德意志,南下東南亞,東挾帝國,幾乎占領世界島!
“結果呢,敵對關系過于復雜,接連面對封鎖,直至鐵幕加深,更因其國土廣袤,難以一視同仁,多地不滿,最終在其他國家的包圍圈中分崩離析。
“直到末世前,羅斯王國的統治者,還在收拾當年的殘局。”
老人輕咳兩聲,露出疲態,但依舊苦口婆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末世之前,帝國之力,早已遠超上述強國,但面臨的困境,是一樣的。
“帝國周邊地緣錯綜復雜,有巴拉特、羅斯王國之類的強國,也有中亞五小這等燈塔盟友,
“羅斯王國死守圖們江,南境小島、小港事端不停,為何?就是絞殺帝國,遏制帝國,成了世界上所有國家心照不宣的共識。
“而我們,充分吸收了法蘭西、德意志、羅斯聯邦的教訓,收斂鋒芒,就是不愿,不能給海洋國家封鎖我們的可乘之機。
“甚至,我們還要用利益和服務收買,捆綁他們。
“而你,你這樣的人,只看到了下面的人在這過程中受的苦,獨獨看不到我們的苦心!
“事實證明,我們是對的。
“末世之前,羅斯王國對我們心懷惡意,卻不得不以盟友相稱;東盟風平浪靜,對帝國又恨又懼;巴拉特空有野心,徒為笑柄;扶桑朝鮮政冷經熱,無關大局。
“我們做得很好!
“一個崛起的新帝國,周邊安寧如斯,何等不易?
“難道帝國真的會懼怕呂宋、扶桑?難道帝國沒有能力把那些礁石劃入國境線,難道帝國真的不能席卷巴拉特?
“不為也,非不能也。
“兵者不祥,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一旦大規模動兵,只會給五國聯盟創造可乘之機。
“可你,卻要趁著這末世四處征伐,踏平天下?
“我問你,帝國,還剩多少人?!
“我們撐得住這場戰爭嗎?!
“因為你是軍貴,便要讓帝國糜爛萬里,國之不國嗎!”
……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