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明愣了一下,隨即了然。
ogas,全國自動化系統,
它是舊時代紅色聯盟,一項野心勃勃的全國性網絡工程。
該項目始于1962年,歷時八年籌備,但在1970年被取消,被認定沒有繼續資助的必要。
它是紅聯曾經構想的,類似互聯網的全國性網絡。
該項目的設計者,為其提出了三級網絡結構構想:
位于莫斯科的ogas網絡中心、
約兩百個位于聯盟境內各主要城市的中級中心,
以及約兩萬個分布于國境線內經濟重要部門的終端,
在最初的設計中,這些計算機將利用改造后的電話設施進行實時通信,各終端間也可遠程溝通,極大程度提升信息傳遞效率。
紅聯的計算機專家們甚至提出,可以利用該系統在聯盟的國境線內廢除紙幣,改用電子支付。
這一構想的劃時代意義,不言而喻。
但在1970年,該團隊的后續經費申請遭到了拒絕,而在紅聯在第二十四次代表大會上,ogas計劃未獲批準,大會僅決定繼續拓展其最下級地方性的信息管理系統。
最終,不只這個承載國家愿景的計劃徹底失敗,聯盟的其他后續網絡發展計劃,也陷入了徹底的停滯。
然而,同一時間,燈塔國的計算機網絡化項目:arpa,卻取得了成功。
arpa,全稱燈塔國家高級研究計劃署(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
就在紅聯的ogas被取消的前一年,
1969年,arpa建成連接4個節點的arpa,采用包交換技術實現計算機通信。
1972年,arpa項目逐步開發出tcp\/ip協議標準。
1975年,arpa已連入超過一百臺主機,并結束網絡試驗階段,移交國防部正式運行。
1983年,該網絡正式拆分出軍用和民用兩部分,完成向tcp\/ip協議的全面過渡。
arpa,正是全球互聯網的始祖。
實際上,無論是ogas,還是最終發展為互聯網的appa項目,都是工業文明發展到特定階段,受到“控制論”啟發誕生的,引領人類信息革命的必然產物。
只是在紅色聯盟,這種自發的、涌現式的變革,被強行終止——
ogas的失敗,并不是必然的。
而是被全聯盟上下,無數持有權力的公務人員,心照不宣地終止的。
因為,從誕生那一刻起,ogas就不是純粹的技術項目,
它被設計出來的重要目的,便是更好地執行紅色聯盟的計劃經濟政策,通過中心計算、分布式執行的方式,解決聯盟一直存在的,物資分配不均衡、不公正問題。
簡稱分配問題。
它是控制論計劃經濟的集大成者,其技術意義,早已被zz意義所覆蓋。
它曾被認為是發展基于信息去中心化和創新的,更高級的shzy經濟的基石,
而在當時的技術發展背景下,它的出現,也與紅色聯盟協調工業原料分配、優化甚至重塑工業體系的需求相適應。
換言之,開發并應用這樣的系統,是符合國家與人民利益的。
但最終,聯盟高層拋棄了這一能夠打破計劃經濟困境,甚至可能為聯盟逆天改命的項目。
因為,自動化的分配,會最大限度剔除人的干涉,
在紅色聯盟的公務人員們看來,這撼動了主體的領導力,
更在事實上剪除了掌握權力的人尋租空間。
至于ogas在民用方面的巨大前景……
更是不行!
那會為“國家安全”埋下巨大隱患。
最終,紅色聯盟放棄了這條道路。
可以說,在技術層面,紅色聯盟與燈塔聯盟之間,曠日持久的冷戰,早在五十年前,其勝負已被寫就伏筆。
提到這一點,塔季揚娜的聲音帶著一絲感慨:
“將軍,
“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樣的力量、決心,與一往無前的意志,執行技術層面的最優解,
“曾經的ogas就是例子,
“還有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千千萬萬的其他例子。”
陸明則笑著回答:
“很多年后,當我們這一代人的孩子,他們的孩子,他們孩子的孩子,在宇宙中回顧這段地球歷史時,
“或許會覺得,過去的人好笨。
“這么簡單的技術進步,
“為什么道路如此曲折呢?
“好奇怪啊。”
“哈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