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今一萬多年前,
“就在澳洲先民過著自由自在的采集生活時,
“澳洲之外,這顆星球上其他被人類占據的土地上,一場改寫一切的變革發生了——
“農業革命。
“這場革命在全球范圍內席卷人科物種,
“與之相比,工業革命對人類生活那點改變程度,簡直不值一提。
“農業,讓我的種族進入了新石器時代,
“在西亞的新月沃土,人類與小麥相互馴化,
“在華夏大地上,同一時間,人類在長江流域選擇了小米,在長江流域找到了水稻,
“在美洲,稍晚一千年左右,人類找到了玉米、馬鈴薯等作物。
“就連半人半畜的倭類,在晚了幾千年后,也得到了華夏大地的恩澤——公元前二百年左右,始皇帝派遣的,尋覓長生之法的術士,為它們帶去了種子,
“由此,倭類得以從繩文時代,一躍進入了農業文明,
“有趣的是,因為進入農業文明太晚,它們對‘米’有了異常的崇拜與文化情結,當然,這只是它們的諸多病態之一罷了。
“說回來。
“那時,全世界幾乎同時進入農業文明,生產力瞬間得到了質的飛躍,也就比狩獵采集時代,留下更多的生產剩余,
“由此,裸猿開始真正變成‘人’,
“我們結束了狩獵采集生活,學著精耕細作,長期種植農作物、馴養動物,進入定居生活,
“誕生了更多的勞動力,誕生了與生產方式相匹配的制度,誕生了職業軍隊,誕生了‘閑暇’,文字、法律、稅收等,
“并誕生對外部世界規律的探究,這些探究成為了‘學問’,
“人類還歸納了自然現象,創造了‘神明’,寫就了經典,建立了宗教,
“我們真正開始攀登這顆星球食物鏈的頂點,開始自視為‘萬物的尺度’,大規模改變外部環境以適應自身,
“公元前三百余年,一個叫亞里士多德的學者留下名言:城邦之外,非神即獸。
“人們大多認為,這句話指人是注定要生活在政治共同體中的動物,只有在城邦中,人才能發展理性、踐行道德、追求善業,從而實現其作為人的最高目的,
“而脫離城邦的個體,要么是野獸,要么完全自足如神明。
“可實際上,他是在總結他誕生之前,過去八千年的人類文明演化史,
“因為人類真的曾在荒野中與野獸和未解之異常混居,提心吊膽。
“總之,借由農業革命,人類開始定居生活,走入村鎮與城池,擁有了法則與法度,開始了基于規則的,高于生存的生活。”
“黑色天災”身后,紅藍兩色的巨人蹲下身,探出一只巨手,抓起地面上的沙土,感慨道:
“仿佛一場奇跡,
“這才是人類做為文明主體,真正的起點。”
“是的,”
陸明點點頭:
“人類文明的發展,就此進入了快車道,
“但,在澳洲,
“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大陸,
“人類走向了另一種可能——
“數萬年來,澳洲土著既沒有發明文字,也沒有發明交通工具。
“他們從未被農業革命‘波及’,沒有經歷生產力改革,
“他們的生活,世世代代凝固在了數萬年前的狀態,凝固在了狩獵采集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狩獵采集,甚至創造了你們面前的奇觀——”
少年抬起手,指向海岸線邊緣,一堆堆初看不甚起眼,但細看有些奇異的堆山。
“貝殼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