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明打量著這個身軀過于消瘦,表情卻淡然安寧的孩子,一時間竟不知道該說什么。
這個孩子,便是他唯一繞過的狂信徒,從烏堡附近的小鎮廢墟,帶回來的幸存者。
然而,他把事情想簡單了——
看到這個孩子時,他被一個有些衰邁的女人抱在懷中,瘦弱而年幼,陸明隨便掃一眼,也就沒再細看,認為這是個三五歲的小孩。
這個年紀的孩子世界觀尚未成型,未來可期,不該被“清除”。
可他錯了。
白鹿將這孩子帶回了堡壘,進行了全面體檢與復健,
同時為他登記了個人信息,準備配發民用機械單元,
但這時,醫院傳回的信息,卻讓白鹿有些驚訝——
這個名為以賽亞的男孩,其真實年齡并不是三五歲,
而是十歲。
他過于瘦小的外貌,源于長期營養不良,
這種營養不良,并非源于狂信徒們在教宗帶領下發起的這場前往東方的死亡朝圣,
而是從他過去接近四年的末世生活,便開始了。
醫療掃描與醫生的當面溝通都顯示,這個孩子,一直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
在蒂梵岡時便是如此。
同時,他的智力水平、表達能力、邏輯能力、心智成熟程度,都遠超正常的十歲孩童,
醫生傳給白鹿的報告中清晰陳明,以賽亞有著完備的亞伯拉罕神系信徒的宇宙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
他對教派經典內容倒背如流,與成年醫生的溝通中,表現得像是一個知曉自己命運,心懷真神的……布道者。
這并非表示以賽亞在刻意傳教,而是他的一言一行,全都帶著成熟的自我規訓,在一套圓融的宗教世界觀框架內,展現出不符合年紀的智慧、成熟與穩重。
在與醫生的溝通中,以賽亞坦言,自己的不凡之處從出生就開始,
他并非什么“朝圣隊伍中普通的孩子”——
一支被選中前往東方,覲見現世救主的隊伍中,怎么可能有“普通孩子”?
他是貨真價實的神童,
天生智力超群,又受到了專門而系統的神學教育,飽讀經卷,
在教廷的專門培訓下,自幼便以苦行自律,且洞明義理,在蒂梵岡地位極高。
他的父母本就地位不低,而他也早已是內定的,未來的教廷高層,
甚至在陸明出現以前,有關他的聰穎與智識,早就在蒂梵岡幽深、昏暗的地下城中流傳,在香燭燃燒的暗沉味道中,傳遞在狂信徒的竊竊私語間,
有人說,以賽亞將成為未來的教宗,
還有人說,他將是新時代的救主,帶領信徒們,重返地表。
當然,這一切或源自底層,或有人推動的傳言,以賽亞暗流涌動的未來,都在高大少年駕馭鋼鐵巨人從天而降那一刻,徹底改寫。
但無論如何,這個孩子,并不是陸明所認為的,可以被輕易改造,適應新時代的無辜者——
這是個貨真價實的圣教余孽,
最頂級的那種。
而以賽亞自己,對自己的出身來歷,個人情況知無不盡,連一絲隱瞞都沒有。
這就很難辦,
非常難辦。
對此,白鹿目瞪口呆,將以賽亞送回天軌連城后便繼續工作,遠在羅斯王國代陸明行事的她,
本能覺察,這個男孩比她手里的所有事都要麻煩。
她的想法一點都沒錯。
當時,啟航儀式正在準備,陸明的注意力也不在這種小事上,白鹿給他發了信息——不出所料陸明沒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