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凡回來后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就是一部電影《牧馬人》。
一部十幾分鐘的電影解說,主角叫小美,一個從川渝地區逃荒的人,號稱川渝最后的溫柔。她的離開帶走了川渝最后的一絲柔情。
“老二,你是什么想法,要不要去街道辦看看?要是有合適的領回來也行,咱們家也不缺一個人的糧食。”
沈月看著姜凡說道。
“媽,這還不如相親呢?相親要是不合適還能說,這要是領回來一個發現不合適,我還能退貨啊?”
“說什么胡話呢,你小子。”
沈月也被逗笑了,說的跟買東西一樣還退貨。
姜凡剝了顆奶糖扔進嘴里,“還有啊,我總感覺這像是買賣人口一樣,我接受的教育不支持我做這種事情。”
沈月見狀也不再多勸,反正這也不是強迫性的,不愿意去就不去唄,牛不喝水還能強按頭嗎?
院里符合條件的人幾乎都沒有這個想法,本來日子過得就困難,再多一個人,糧食更不夠吃了。
除非街道辦肯給這些人定城市戶口,不過這也不可能。
幾天后,前院的一對老夫婦從街道辦領養了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回來。
這把剛平靜下來幾天的四合院又驚了一下。
這對老夫婦比易中海歲數還要大幾歲,男的叫方圖,女的不知道姓什么,院里的人都叫桂花嬸子或者桂花嫂子。
兩人都沒有正經工作,方圖平日里就拉車打零工,桂花嬸子在家里糊火柴盒,日子也算是過得下去。
兩人沒有孩子,曾經有,但是都死在那戰亂的年代了。
這一次去領養孩子,他們也是做了很大的思想準備的。
帶著孩子回來,前院的楊大媽就過去問了,知道怎么回事后也是送上了祝福,說了兩句好話。
其他人知道情況后也都跟楊大媽差不多的反應,雖然驚訝,但是跟他們也沒啥太大的關系,說了兩句好話意思一下。
這是四合院里絕大部分人的反應,只有一個人是個例外,那就是易中海。
下了班以后,易中海一聽到這個消息眉頭就皺了起來。
“老方大哥也真是的,怎么能隨便領養一個孩子呢?在外面領回來的孩子哪里會養的熟,不行,我得去勸勸他們。”
易中海像是一個絕世大好人一樣,來到了前院找到了正在家里糊火柴盒的方圖夫婦,一旁的小孩也跟著學糊火柴盒。
桂花嬸子認真的教著他,小孩學也很認真。
易中海看到這一幕心里沒有一絲波瀾,他認定這就是這個孩子的偽裝,在用她可愛善良的外表偽裝欺騙方圖夫婦。
“方大哥,忙著呢?”
方圖抬頭看見是易中海心中略感疑惑,他和易中海可不熟啊,“老易啊,我這糊點火柴盒好送去街道辦,你有啥事嗎?”
那個小孩也抬頭看著易中海,只是眼里有些害怕。
“是有一點事,老方大哥咱們倆出來說吧?”
方圖放下了手中東西,在褲子上拍了兩下,跟著易中海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