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周圍的人竊竊私語了半天,又看了眼周圍愁眉苦臉的鄰居,李青河的心情也好不起來了,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個體身上,都將化為一座大山,能把人壓垮。
正在傷春悲秋的李青河被賈張氏那破鑼嗓子的叫喊聲吵醒。
“那我們家戶口在鄉下的,肉票怎么算?我們家就東旭一個人上班,我和懷茹的戶口該怎么領肉票?”
“這個我不清楚,你得回戶籍所在地的村里去問!”
賈張氏不樂意地嚷嚷開了,易忠海現在也挺忙的,不樂意搭理賈張氏,周圍人只是跟看戲似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你說這賈張氏為什么不把戶口遷到院里來領定量糧啊?”
“這誰知道?問她她也不說!”
“你別說她自己,娶個鄉下媳婦也沒遷戶口……肯定有貓膩!”
“是不是不能遷過來?”
“你忘了?小方干部來院里說過好幾次,說是根據54年的什么條例,能遷!她家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不遷……”
“她家肯定是占便宜了,但是到底怎么做到的呢?”
李青河聽著兩個大媽在那蛐蛐著賈張氏,感慨這個時代消息的閉塞。
事實上,現在的戶口規定是參照54年的法律規定執行的,即公民有遷徙和居住自由的權利,雖說現在到哪里都需要開介紹信,但是原則是都是可以跑的,不然也沒有那么多人來城里打零工。
而到了58年的時候,出臺了新的戶口管理辦法,到了那個時候農業戶口歸農村,城鎮戶口歸城鎮,拉開了近三十年的農業和非農戶口的大幕。
上輩子短視頻一刷,上到天宮號升天,下到中東局勢,米國大選,信息之通暢,見識之廣博,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夠想象的。
李青河一聽就知道怎么回事,畢竟他遷戶口的時候,王主任特意打招呼說不要老想著占國家的便宜……
好在,李家全家的戶口都遷到四九城了,自己也算是幫他們提前少走三十年彎路了。
不過雖然知道賈家是什么情況,李青河卻并不打算拆穿。
首先,李青河雖然不是壞人,但是絕對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好人,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們命運是眾多網友用身家性命給大家做出的正確路線選擇,跟賈家說他們該怎么怎么辦,人家非但不會感謝自己,甚至還會責怪自己多管閑事。
而等將來政策變動更會責怪自己沒有堅決勸他們改正,導致了今天的悲劇,到時候說不定還想賴上自己!
其次,今天把這個事情捅破了,院里人要是爭相效仿,等將來政策一改,那李青河就真的是自絕于四合院了。
畢竟在他眼里如果只有三個大爺跟自己作對,那就是三個屁,加上全院居民就是兩個概念了。
李青河畢竟跟張麻子不一樣,李青河他從小就會裝糊涂……
假裝聽不見,就當沒看到。
“大家安靜,大家安靜!”
就在李青河思想神游天外,院里居民議論紛紛的時候,易忠海被煩的受不了了,大聲維持現場秩序。
眼看師傅要暴走,賈東旭趕緊上前拉住不依不饒的賈張氏,退到一邊。
看著院里眾人安靜下來,易忠海深吸一口氣,又記了賈張氏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