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河也不扭捏,而是直接說道:“廠長,周主任,咱們廠車隊后面那片空地一直空著,而且地方還不小,估摸著得有一百來畝,我琢磨著要不利用起來。
現在雖然干旱,但是咱們廠里有水井,而且人也多,種地也不一定不行,而且咱們種一些耐旱的農作物,多少也能有點收獲。
即使種不了地,咱們可以辦養殖場,養豬或者養其他的東西都行。
咱們建個養殖場,就算養得不好,咱這是肉聯廠,也能及時處理。
這樣廠里能多些產出,也能改善下現狀。
而且養豬周期雖然長,但總歸能有回報,比讓地空著強。
要是廠里同意,咱們也能給工人多謀點福利。”易中河條理清晰地把想法說了出來。
趙德陽和周鐵柱聽后,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認可。
趙德陽摸著下巴思索片刻道:“中河,你這想法很不錯。
現在形勢嚴峻,定量減少不知道得持續多長時間,而且后續是不是會有什么變化,還不得而知,咱們廠是該想辦法增加些產出,不能干等著,周主任,你覺得呢?”
周鐵柱點頭道:“我看行,既合理利用了資源,又能解決部分問題,值得一試。”
于是,兩人當即決定開荒車庫后面的荒地。
易中河跟于大勇見兩位領導決定以后,也很高興。
趙德陽和周鐵柱讓易中河兩人坐下,趙德陽把自己的煙掏出來,示意二人自便。
易中河也不客氣,直接拿出煙,分了一圈,然后挨個的給點上。
周鐵柱抽著煙對易中河說道:“中河,你既然提出了這個想法,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詳細的說給我們聽聽。”
雖然決定開荒種地,開荒養殖,但是總得有個方向,而不是大腿一拍就開始瞎干,等干著干著,覺得哪里不對勁了,在去改正,這樣不僅耽誤時間,還瞎費工夫。
既然易中河提出了這個想法,那么易中河肯定有完整的方案,所以可以讓易中河先說說看。
易中河清了清嗓子說道:“廠長,周主任,我也是突發奇想的。
昨天我們院里接到了定量降低的通知,我們院里有的住戶家庭困難,所以昨天我們院里開全院大會,也沒有一個好的辦法。
今天我們車隊的幾個人也在聊定量的問題,不過吃過飯的時候,我看到咱們車隊后面的荒地,就問了于隊。
于隊說這是屬于咱們肉聯廠的,我才想起來,既然現在國家困難,降低定量也是國家政策。
咱們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不過定量減少了,咱們可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外面那片空地足有一百多畝,只要能種東西,隨便種點啥,咱們也是賺的。
而且因為定量的問題,咱們廠里的活也不多,與其工人同志閑著,不如大家齊心協力開荒種地,總比坐以待斃強。”
趙德陽和周鐵柱沒有打擾易中河,一直讓易中河說了這么一大段。
易中河說的有點口干舌燥,周鐵柱給易中河倒了一杯溫水,示意易中河喝水。
易中河也沒有矯情,端起茶杯就喝了一氣。
趙德陽閑話完易中河剛才說的話,問道:“中河,之前你說除了種地還有養殖,這該怎么操作。”
易中河雖然不知道該怎么操作,但是畢竟后世去過不少的農家樂和農場,直接按照后世的農場照搬就是了。
所以易中河也不怯場,多了幾十年的見識,給了他足夠的底氣。
“怎么操作,我只能說一個大概,這還是我在朝鮮的時候,我們部隊的操作辦法,我覺得可行,咱們廠里完全可以按照我們當初在朝鮮的模式進行。”
易中河得找個理由,總不能你一個駕駛員,啥玩意都會吧,所以易中河就把這個想法歸功于部隊,反正當初在朝鮮的時候,的確有自己的農場,自己稍微改編一點,這誰又會知道呢。
辦公室里的幾人誰也沒有催促易中河,就在那等著易中河接著說,趙德陽還找來了筆和本子,等著記錄。
易中河接著說道:“我們以前在朝鮮的時候也和咱們這差不多,荒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地,我們就開荒,除了種地以外,我們還搞養殖。
養殖場出來的糞便還可以肥地,這是一舉多得的方法。
而且不僅養豬還養其他動物。”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