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埠貴對于院里的住戶有沒有飯吃,倒是無所謂,但是如果真的有人餓死了,那么倒霉的還是他們兩個管事大爺。
所以為了不讓街道辦找麻煩,所以他在這吐槽劉海中。
漆黑的街道上,閆埠貴也看不見劉海中臉上的表情。
黑暗中劉海中也在暗自懊悔,倒不是懊悔拒絕了街道辦的補助,而是懊悔懊悔自已剛才沒考慮周全,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但話已出口,而且是跟周干事拍著胸脯保證的,也不能再反悔,如果他反悔了,那么街道該怎么看他。
所以聽了閆埠貴的牢騷,劉海中也不知道該怎么回他,只顧著地頭想著該怎么辦。
走著走著,他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個主意。
“老閆,咱們可以找老易借點糧食啊。
老易之前是院里的一大爺,才剛剛不干,而且老易平時又愛充好人,肯定不會拒絕咱們。”
閆埠貴眼睛也跟著亮了起來,“對呀,我怎么沒想到。
他家里糧食應該不少,讓老易借點出來救救急。”
易中河跟易中海屯糧食都是偷摸進行的,所以院里的人并不知道易中海家里有糧食。
但是在劉海中和閆埠貴意識里,要說整個院子誰家還有糧食,那非易中海莫屬了。
易中海兩口子加上易中河兩口子全是京城戶口,都有定量,而且易中海和易中河都是高定量的工作。
所以易中海家里指定有存糧,而且易中河還是駕駛員,這可是油水相當大的職業。
之前兩個人光想著怎么去買糧食,沒想過找人借糧,所以沒想到找易中海借糧。
現在是實在沒辦法了,才想起來易中海。
兩人一拍即合,加快腳步往四合院走去。
兩人回到四合院的時候,已經凌晨三四點了,所以二人就各回各家,等著明天一早去找易中海商量借糧的事情。
第二天是休息日,所以院里的住戶大多都不上班,不過因為各家的糧食都緊缺,所以四合院里也比之前少了不少的熱鬧。
易中海也一大早就起來去了隔壁跨院的工地。
去看看施工的進度,朱大江帶著十來個人干活,進度很快,房子的主體都已經差不多了。
也不怪朱大江干的快,而是朱大江和易中海兩兄弟商量好的,除了錢以外,還給五百斤的棒子面,第一天開工易中河給送來了二百斤的棒子面,前兩天,易中河又把剩下的三百斤棒子面都給送了過來。
朱大江想著速度快點,就可以節省幾天的時間,省下的糧食可都是自已的。
所以都不用易中海和易中河催,朱大江自已就會催著工人干活了。
所以易中河還有易中海只要偶爾去跨院看看建房的進度和質量就行了。
不過讓易中河跟易中海滿意的是,雖然朱大江在趕進度,但是并沒有因為加快速度而影響建房的質量。
易中海去跨院看了一圈,給每位干活的師傅都遞了一根煙,又和朱大江聊了幾句,才從跨院回家。
剛進院,易中海就在中院碰到劉海中和閆埠貴。
易中海對著二人說道:“老劉,老閆,你們這一大早是干啥去。”
劉海中回道:“老易,我們就是來找你的,走去你家里說。”
易中海不用想都知道這倆想干啥,肯定是院里玩不轉了,想找他求助。
易中海把兩個人帶到家里,進了屋,劉海中和閆埠貴你一句,我一句的,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易中海聽后,皺了皺眉頭,沒想到這才定量減少的第一個月,就有這么多戶人家要拉饑荒了,這以后要是定量還接著下調,這些住戶還不得餓死啊!
不過易中海想著自已剛剛不干院里的一大爺,就放任不管,也不太合適,所以易中海還是說道:“都是一個院里的,我也不能看著不管。
不過我家糧食也不多,家里的定量也不夠,還是之前我媳婦曬的一點紅薯干,先勻一些給那幾戶困難家庭。”
劉海中和閆埠貴一聽,還管什么紅薯干還是棒子面,能吃就行了,心里的石頭落了地,連忙感謝。
易中海對著呂翠蓮交代一聲,就按從屋里提出一籃子紅薯干,“趕緊去把糧食分了吧,別讓人家等著。”
劉海中和閆埠貴提著籃子,對易中海千恩萬謝的出了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