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風絕不可長!”
“必須要嚴懲寧拙!!”
寧曉仁下定了決心。
寧拙這一次突破了他的底線,寧曉仁深知自己一旦輕忽、縱容,將給主脈統治帶來不小的隱患和風險。
他必須要及時地,精準地進行扼殺!
然而,寧曉仁不是魔修,正道最講究的就是師出有名。
正道行事風格是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魔道則通常是斬草除根。
即便寧曉仁乃是少族長,對付支脈的寧拙也得講究方式方法。
他先收集族人們的反應。
對于寧拙主動退出改修隊,族內普遍有兩種聲音。
一種是寧拙少年意氣,稍稍有點成績就飄了,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他做得很不對,惹怒家族高層,是自毀前程。他不效力又如何?主脈有寧小慧,不差他這點戰力。
另一種則是理解寧拙,敬佩寧拙。很多寧家支脈自愧于沒有勇氣反抗,對寧拙的未來表示擔憂,對他的行動表示驚嘆。
“輿情不好啊!”寧曉仁皺起眉頭,想了想,下達命令,讓心腹去宣傳一個觀點——寧拙此舉顧小我,不顧大家,公然內訌讓周家、鄭家怎么想?讓城主府怎么看?這是讓外人看笑話呢!
結果等到了一天后,寧曉仁再次收集輿論,卻發現族人們更多討論的是:在此事中,主脈賞罰不公究竟是多么嚴重!
寧曉仁沒有等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反而家族民意向他洶涌而來。
他企圖轉移大多數族人的注意點,爭取人心的舉措失敗了!
這就更不能對付寧拙了。
“耐心等待。”
“這一天之內,鄭箭、周澤深先后親自登門造訪,和寧拙商談,顯然是得知寧拙退出寧家改修隊的事情。”
“這兩家在動什么鬼心思,太過明顯了。呵呵呵。”
寧曉仁決定按兵不動。因為他在情報中,看到了某個希望。
鄭箭是第一個主動找寧拙的。
他是典型的鄭家人,雷厲風行,拜訪寧拙后,直接開門見山,邀請寧拙加入鄭家的改修隊。
他曾經和寧拙共同打造了樹武斗猿·大勝,相當看好寧拙。
周澤深是第二個,他措辭委婉,即便表明招攬之意,也很含蓄。以站在寧拙的角度提議,寧拙可以偷偷和周家合作,這樣免得他難以面對寧家族親。
陳茶是第三個。
他親自送來一筆靈石,那是機關火爆猴的利潤分紅。
當然,這只是借口。
陳茶帶來的是城主府的邀請。
在處理袁大勝的危機中,寧拙不得不以身入局,種種表現得到了費思的認可和欣賞。
這個邀請的源頭,便是來自于費思這位金丹修士!
不過,陳茶在提出邀請之后,還說了自己的想法。
他神情復雜,規勸寧拙:“小拙啊,你很入得了費思大人的青眼,這不一定是幸運。”
“眼下,你們三家聯合,共抗城主府。你跳到城主府這一方,風險極大。”
“真做了這一步,你很可能就沒有回頭路了。”
“事實上,就算你和周家、鄭家合作,也非常危險。人心叵測易變,現在支持你的寧家族人,很可能會因此改變態度,反對你針對你。伱要慎之又慎!”
寧拙:“我省得,陳老,多謝關心。”
少年對陳茶拱手躬身,深深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