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優秀習慣,要繼續保持好!”
寧拙連忙表示:一定會繼續保持,并且贊揚孫靈瞳教的好。
孫靈瞳得意地雙手叉腰,嘻嘻笑罵:“臭小子,你以為拍我馬屁,我就會高興嗎?”
他栽培了寧拙,可以說一手把寧拙帶大。
這種長兄如父的經歷、感受,讓他毫無嫉恨,他會發自內心地為寧拙取得的任何成就,感到自豪和欣慰。
這時,寧沉來到門外匯報,說鄭家的族地已經完成了正式的交接。
孫靈瞳正色道:“好了,輪到我辦點正事了。我和楊嬋玉一道,再掃一遍鄭家族地,看看能否找到什么隱庫。發現什么漏洞,都回來告訴你。”
原來,寧拙和蒙巋、朱玄跡協定的時候,就瓜分了鄭家。
按照協定內容,鄭家的族地都將轉交給寧拙,成為寧家分家的族地!
孫靈瞳悄然離開。
表面上,寧拙已經和孫靈瞳、不空門這一方,做了切割。所以,該避嫌還是得避嫌。
這種切割狀態,要感謝朱玄跡的擔保,使其深入人心。
哪怕是最終關頭,也是“入門標準”奪了一次仙宮,讓書中君等人知曉了信息。在他們看來,“入門標準”便是孫靈瞳,不會想到是寧拙這一節。
加之很多金丹修士,都停留在轉機秘閣中。哪怕是遲惇、周弄影等人趕到,也忌憚大蛇鐮的兇威,沒有通過大門傳送進主殿。
這就給寧拙等三人私下約定,保守隱秘,提供了巨大前提。
當然,也不是沒有破綻的。
比如說,蒙巋掀飛主殿屋頂,說不定內里情況已被外人偵測到。
但這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就算知道了又如何?
當事三方都商量好了,共同承認,大眾會相信誰呢?
就算大眾不相信寧拙,還不信城主府嗎?就算不信城主府,還不信王室的神捕朱玄跡嗎?
就算都不相信,又能怎樣?
能影響到三方合作嗎?
孫靈瞳和楊嬋玉匯合,隱形匿跡,來到鄭家族地時,正好看到寧勇等人替換門匾。
鄭家門楣上的匾額便換下來,頂替它的是寧家。
這樣一幕,引發了大門前路人們的激烈討論。
“換了,換了,真的換成寧家的門匾了啊!”
相關的傳聞,就是寧拙安排,主動散發出去的。
“聽說這是寧家分家的族地。你知道嗎?分家的族長竟然是寧拙!”
“寧拙?這名字我好像聽說過。”
“他是寧家的天才,年紀很輕,只有十六歲!”
“什么情況?十六歲能有多少修為?”
“只是煉氣中層而已。”
“這樣的修為,就能擔任一族之長?他是什么身份?”
“只是普通支脈而已,十幾年來飽受欺凌。寧家主脈、支脈的糾紛,你應該聽說過的吧。”
“那他憑什么能擔任族長?即便只是分家的族長?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