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拙也露出燦爛的笑容:“老大,有了土行脾臟廟,我對石球本身如臂使指。”
“但還是要在內部進行改造,成為機關,方便我更好運用!”
石球的核心層是大量的極品土行晶石,蘊含澎湃的元嬰級法力,這是天然的法力池。
寧拙還打算制作多面石鏡。
石鏡來源于鏡臺通靈訣,對神識有另類增幅,和石球配合,可謂相得益彰。
時間非常緊張,寧拙不眠不休,連續干了兩天兩夜,這才達到預期目標。
他臉色蒼白,帶著兩個相當明顯的黑眼圈,回到三將營。
三將訓練新兵之余,也很掛念寧拙。
寧拙畢竟帶走了相當多的軍費,一離開就毫無音訊。
得知寧拙歸來,劉耳哈哈大笑,親自出營迎接。
見到寧拙時,他頓時一愣。
以前的寧拙,一身白衣,明眸白膚,神光奕奕。如今的少年,形容憔悴,面色蒼白,雙眼浮腫,黑眼圈深重,像是被女鬼吸取了大半陽氣。
劉耳深吸一口氣,伸手扶住寧拙的雙臂:“軍師為我軍做得太多,竟疲憊至此!”
“且入軍營,休息幾日,好生溫養,不可再如此辛勞。”
他只關心寧拙,對卜算之事竟提都不提。
如此交際手段,不提是否真心,便是寧拙此刻也暗感溫暖。
寧拙當即搖頭,對劉耳傳音:“啟稟大將軍,在下此次幸不辱命,卜算有成,算出了一首讖詩。”
“詩中內容驚心動魄,因此不敢休息分毫,立即趕回來好告知將軍。”
“這首讖言詩便是——”
“馬蹄踏落花,”
“風起影沉沙。”
“誰能留月明,”
“誰又葬煙霞?”
劉耳聽了,頓時皺眉,沉思片刻后,看向寧拙,神識傳念道:“軍師,此詩何解?”
寧拙搖頭苦笑:“我亦不能盡解,只瞧此詩,就覺得未來危機四伏。”
“所謂馬蹄踏落花,馬蹄似乎暗示我大軍即將出征。”
“落花這個詞,讓在下心驚膽顫。正所謂落花流水,恐怕大軍行進,前進堪憂啊。”
劉耳卻搖頭:“馬蹄踏落花,若按照我的理解,難道不可以是,我大軍開拔,一路上踐踏敵人,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嗎?”
寧拙微微一愣:“這個讖言詩,可不能單句來解,大將軍。”
“因為接下來,‘風起影沉沙’表明局勢將急轉直下,敵人如風起,局勢變得迷茫而危險。”
“‘誰能留月明’,明月代表希望。”
“‘誰又葬煙霞’,煙霞代表戰火云煙。”
“兩句表示有人將在不久后的危機中喪生,有人則存活到了第二晚,見到了生還的希望。這意味著我軍本身并未全軍覆沒,仍舊有希望的光。”
劉耳仔細聽完,又搖頭:“軍師,未免太悲觀了。”
“依我看,后兩句明顯是說戰場上雙方皆有傷亡,有的人活下來了,有的人則喪了命。”
“我們需要小心擅使煙霞法術的敵人。”
“但照我看,我方的火云營能掀動火云,籠罩戰場,不就是‘煙霞’么?”
“哈哈哈。”
寧拙無語了。
他來的時候,的確略顯匆忙,只在半途中,構思了這首讖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