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擊戰帶給寧拙相當巨大的觸動。
有那么一刻,他盡管是在軍陣深處,面臨馬飛腿的回馬槍,也險些落敗陣亡!
而決定生死的那一刻,寧拙甚至連反應都來不及。
之后,他通過定向遁空,和孫靈瞳匯合,又全力以赴搶奪戰利品,也沒有時間去回顧。
一直到全軍啟程,再次趕回蒼林仙城的途中,寧拙才逐漸體會過來,感到了后怕。
“修為!”
“修為是一切最大的基石!”
“我的五行境界雖然高深,但沒有修為支撐,簡直是明珠暗投。”
“筑基……弱小!”
“金丹……仍舊弱小!”
“元嬰……還是弱小!!”
這一戰,大大開拓了寧拙的見識。
這就是行萬里路,游歷四方的成效。
對于金丹、元嬰這樣的修為層次,寧拙當然很早之前就了解過了。在各種典籍上,他看過無數次。
然而,很多的人生感觸,非得是親身經歷,才能真正體會當中的份量!
紙上得來終覺淺,深知此事要躬行。
身為筑基級別的他,哪怕身邊有無數同袍,也會被瞬間擊殺。
那些金丹級的千峰林修士,被劉關張三將連番斬殺,如屠豬狗!
強如隆爺這樣的元嬰級修士,到最后也差點被一把火燒死。
這些都是寧拙親眼見證的事實,而這些事實徹底激發了他心中的火焰。
“筑基……不夠!”
“金丹……也不夠!”
“元嬰……還是不夠!!”
“我要攀登上去,不斷地攀登上去,全速全力積攢修為。”
“我要成為強大的修士,我要掌握自己的命!”
險些被人擊殺的那一刻,寧拙甚至連反應的能力都沒有。他再不愿意經歷這樣的悲哀。
然而,要積攢修為,談何容易呢?
孫靈瞳這樣的天資、悟性,修行到現在,也仍舊是筑基期。
這不是他不努力,而是這就是正常的。
筑基期的修行,幾十年算是少的了,正常是一百年左右。所以,很多修士臨到壽盡,都無法突破瓶頸,晉升到金丹期,也就老死了。
孫靈瞳這樣的速度,其實已經很快的了。
寧拙才只有十六歲而已,晉升為了筑基初期,他同時修行三門功法,且這三門都是世間頂流之功。
單練一門,就要積蓄比常人更多的靈力,消耗更多的時間、精力。
寧拙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再乘以三!
所以,孫靈瞳料定,寧拙修行必然是緩慢的,會耗時很長。
曾經,孫靈瞳也勸說寧拙,讓他不要著急。
世間之事,從未有完全優點,也沒有全是缺點的。
修行緩慢耗時過長,且投入太多,這就是修行頂尖功法的巨額代價!
寧拙不想按部就班。
他現在游歷天下,為救治娘親,走南闖北,甘冒奇險。他對修為有強烈的需求,巴不得自己在下一刻就成為大乘期的修士才好。
所以,他一直在積極地尋找加快修行的法門。
多虧了這個璀璨絢爛的修真盛世!
這個世界上,的確存在不少修為積累的捷徑。
最常見的就是采取更高品質的功法、靈石、丹藥、法寶等等,其次是雙修、灌頂、吞噬轉化他人法力等等。
國力就類似于灌頂。
利用國力,能在極短的時間里,直接增加修士的修為。而不是通過靈石、丹藥等增加修行效率的方式,快速提升修為。
后者就相當于樹木生長,只是比以前更快了。前者則是直接搬來一塊樹干,和自己的樹木直接嫁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