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拙鉆入胎息靈舸之中,借助天生地養胎息法禁,被裹在厚重的石衣中,開始拔升肉身底蘊。
待到深夜,他掙破石衣,重歸自由。
他爭分奪秒,壓榨自身,馬不停蹄地開始對袁大勝、蒙夜虎的修復工作。
這兩具金丹級的機偶,雖然被劈成多塊,但靈性并未受創,修復的難度并不是很大。
“果然效果拔群啊,老大!”寧拙第一次修行結束,就握緊雙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在體內醞釀著。
寧拙對孫靈瞳衷心贊賞道:“能發明這個修行方法,老大,你真的是天才!”
孫靈瞳被夸得心花怒放,雙手叉腰,哈哈大笑:“那是,那是。我可是小拙你的老大呀。”
如此修行了數日,杜帥下達了新的軍令。
他命令紅花營、三將營等軍隊開營拔寨,統統向外搬遷數里。
然后,他又命人撤銷了木輪鎮的四面城墻,以十幾支軍隊為防御陣線,開始了大規模的建造。
后勤軍中,諸多陣法師、煉器師,甚至還有個別的機關師,同時協作,施展十八般手段。
在資源充足的前提下,數百修士晝夜建造,很快就搭建出了一個巨大建筑的底座。
因為杜鐵川并未禁止他人觀看,所以這項工事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全軍的矚目。
任憑是誰都難免好奇——如此大張旗鼓、聲勢浩大的工事,究竟意欲何為?
傍晚時分,寧拙也抽空外出,離開三將營地,觀察這個建筑底座。
他便看到,這個建筑底座外形方正,四方寬廣,雖只有底座,已顯得氣度雄渾。
底座由大量的龍吟石鋪設而成。
這些龍吟石頭表面,有龍紋浮現、變幻。只要將耳朵貼在石頭上,就能聽到隱約的龍吟聲。
伴隨著石頭相互堆砌,規模越大,外人能聽到的龍吟聲也就越清晰,越是雄渾。
底座四周,布置了護欄。
護欄粗壯厚重,取材于雷霄鐵,本身就堅硬,能吸收、儲藏雷霆閃電。
在底座的中央,還建設了一根巨柱。
巨柱頂端鑲嵌了一顆臉盆大小的龍魄珠。寧拙只憑肉眼,就能看到一條龍魄在珠子內游蕩、咆哮。
“龍吟石乃是龍脈的石材,經過天長日久的國力侵染,升華了本質而得。因此,也是國力承載、發揮的上佳載體。”
“龍魄珠內的龍魄,生前至少是化神級別。龍類魂魄,也最能勾動龍脈之力。”
“看這樣子,似乎是個祭壇,要將一塊化神級別的龍魄獻祭?”
“不愧是三軍主帥,甫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寧拙心懷感嘆,回轉營帳,又繼續苦修。
短短三天時間,他的力氣暴漲了十幾倍,皮肉硬實且又堅韌,像是讓寧拙全身裹上了一層法器級別的皮甲。
他聽聞“祭壇”已經建設了六成,軍隊中各種猜測、議論喧囂塵上,極其熱烈,便又趁著休憩時光,遠遠觀望。
巨大建筑已經建成了一大半,已可見梯形的整體外觀造型。
龍吟石仍舊是最主要的用材,從底座開始鋪設,壘得越來越高。
在建筑的腳底,修士們開始在龍吟石的表面,鋪設大量琉璃金光磚。這種瓷磚往往是王宮采用,磚頭琉璃質地,閃耀金光,璀璨華麗,富麗堂皇中蘊含威儀。
寧拙為此感到疑惑:“采用琉璃金光磚,卻不像是建設祭壇了。”
他又看到建筑周圍,也打造了八根巨柱。每一根巨柱高度一致,是臺座中心的龍魄巨柱的一半高。
每一個巨柱上,都刻有繁復、華麗的紋路。巨柱的頂端,刻有祥云、金光大鵬鳥的圖案。
寧拙瞇起雙眼,從巨柱上的種種紋路中,勉強辨認出一些符箓,以及陣法的走勢。
“至少有八種防御符箓,十二種協調陣法的輔助符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