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臂羅漢甲古銅作色,威嚴、厚重,給人堅硬的力量感。但同時,它邊角的轉折并不突兀,反而圓潤,曲線優雅,給予人慈悲、寬容之感。
頭盔前額略微上揚,呈現出一種圓形的光環,像是羅漢的法相。面甲較為平滑,隱約可見細致的符箓,佛光閃爍。兩側設計了盔角,不僅增添了威懾力,也能有效地防御側面攻擊。
頭盔整體設計簡約而又威嚴。
胸甲的正面刻畫了一尊羅漢像,蘊含著羅漢守護的法陣。
背面的造型才是重點,和傳統大相徑庭,甲背后延伸出六只機關手臂,全都由古銅構造而成。
順著手臂,一條條金色紋路,構造內部的肌體,閃爍著濃郁的金色佛光。
而在手臂的肘部、背甲連接兩處,都重點布置了多重小型法陣,強化手臂的靈活和力量。
六只機關手臂,分列左右,從上而下排列下來。每只手臂的肘部和腕部都略微向外擴展,形成不同的攻擊角度。乍一眼看去,就像是一只古銅蜘蛛。
背后的六只機關手臂,再加上重甲本身正常位置上的兩只手臂,一共有八只手臂。
再往下就沒有了。
這具重甲只有上半身,覆蓋到腰部,胯部、腿腳等需要修士增補其他甲胄。
寧拙圍繞著這具重甲,不斷觀察、撫摸,灌輸神識,仔細掃描。
他發現,每一個手掌中間都留有空槽,能夠鑲嵌靈石。
手掌的掌紋看似普通,實則是某個佛門法術的形變。
說起來,寧拙修行的佛門功法也不少了。
他主修的三宗上法之一,便是鏡臺通靈訣。常用的火葬般若解靈經,就是一個佛門法術。
而他在萬藥門時,也從寒洲身上獲悉了《苦寒經》,這也是佛門功法。
但依照寧拙的見識,還是辨認不出這些手掌中的掌紋,究竟代表著是哪些佛門法術。
他詢問穆蘭。
穆蘭搖頭:“當年的戰斗,我可沒有經歷過。這件重甲其實是全身甲,但被我父砍成了上下兩段。”
“下部分在戰斗中損毀了,上半身也是經過之后的整修,才有現今的模樣。”
寧拙點頭:“原來如此!難怪我看腰部,有一種強行修補,戛然而止的感覺。”
“沒關系。”
“這些手掌上的佛門法術,我嘗試一下,就能試出功效威能了。”
其余的部位,寧拙的神識迅速滲透,一掃而過。
最后,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重甲的背部。
毫無疑問,背部的設計是整具機關重甲的核心和亮點。
連接手臂之處,不是常見的轉盤底座或者懸掛支撐的結構,而是由一套精密的內置機關構成。采用了佛光古銅和千年菩提木為主要材料,構造出骨架,再搭配了法藏金絲與觀音月環。
每只手臂并非單一連接,而是通過可伸縮的軸承和杠桿進行了精密的排列。
連接的方式至少有三重,這使得手臂和背面分外牢固。
寧拙站在重甲面前,一臉呆滯,神識幾乎都投入當中。
穆蘭卻不耐在這里久留,她可是還有練兵的要務。
于是,她開口咳嗽了一聲,打斷了寧拙的研究。
寧拙被驚醒,臉色微微一紅,連說抱歉。
穆蘭:“這件機關重甲就送給你了,你拿回去好好研究吧。”
寧拙一把抱住機關重甲:“真的嗎?太謝謝你了,穆蘭,你真是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