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先從這里設計,才能有后續,廣泛地向外擴展。
因為不再是筑基丹,而是采用金丹,所以能核的舊有部分就都要舍棄掉。
考慮到金丹的屬性未名,寧拙想了想,決定采用五行金丹輪盤的構造。
這個設想,一方面來源于舊有的筑基丹鑲嵌槽,另一方面則是五行轉靈盤。
五行轉靈盤是寧拙闖蕩熔巖仙宮中的關卡,收獲到的道具之一。
他用過數次,印象很深。
結合了兩個方面的設計理念,寧拙將其綜合起來,很快就創造出了五行金丹輪盤。
輪盤上有一個凹槽,用來鑲嵌金丹。金丹只要隸屬五行之內,輪盤就能將其法力進行轉化,轉化成其他四行。
設計好了能核部分,寧拙就順勢往外推演。
在金燕飛翅上布置了鋒矢陣,用來破空。在腰腹處布置了常青陣,用來續航。蒼鐵漢甲內部,大量銘刻歸流陣,用于平衡、調節機甲內外氣壓。足底處設計噴火陣,能讓機甲加速。
而頭盔上則布置土罩陣,增強防御。
機關臺座再次發揮出了強大作用,讓孫寧二人迅速在各個機關部件上刻印下了種種陣紋。
拼接出來后,全新的蒼鐵漢甲只保留了內部的脊椎部分,其余的地方都采用了全新寶材。
陣紋一一鏈接之后,寧拙開始依次啟動法陣。
法陣都一次性通過,沒有任何問題。
孫靈瞳發自內心地感嘆道:“要是換我們來布陣,高低得搞錯一兩個法陣。機關臺座真的是好用!”
有了初步成品,寧拙穿戴好后,立即進行了測試。
因為各個法陣都做了最保守的設計,所以測試結果也很不錯。
連續測試了三十多次,只有五次出現了狀況。都是小狀況,比如足底法陣的噴火推進力度不一,需要調整。又比如長距離飛行,膝關節容易彎曲,導致風阻過高而受熱,需要解決局部高溫,否則一趟戰斗下來,膝蓋先廢掉。
噴火力度不一,很好解決。寧拙新拉出了一道陣紋,鏈接兩個足底法陣,調節它們的噴火程度。
除此之外,寧拙又修改了足底法陣一小部分,使得這兩個法陣能感應彼此。這樣一座,也起到了調節力度不一的作用。
這兩個途徑雙管齊下,防止戰斗中陣紋被破壞等等情況發生。一旦有意外,至少還有備用方案可以頂上去應急。
經過大量的改良之后,膝關節上增加了冰霜歸流環,和歸流陣完美配套,解決了過熱問題。
足底的噴火陣,提升成了離火吐舌陣。離火的推進能力,是之前的十倍以上。
金燕飛翅上的鋒矢陣,提升到了白虎破軍陣。這個以符文為主,充當陣眼。
腰腹處的常青陣,直接外置,將原來的位置讓出來,給歸流陣用。
寧拙專門設計了一個機關繩索,在繩索上布置常青陣。纏繞在腰間后,常青陣發動也能讓機關全身受益。
原本局限在蒼鐵漢甲內部的歸流陣,提升成了兩儀歸流陣,內外陰陽,更有利于調節、平衡機甲內外。
這些陣法的性能,平均提升了十幾倍,讓整個機甲性能暴漲無數。
但寧拙測試下來,又發現問題。
金睛材質承載不了這樣的強勁性能,金燕飛翅又承受最多壓力,所以最新崩潰。
寧拙先是改換材料,又改變金燕飛翅的構造。之前是兩折疊,現在是三折疊!
金翅不再掉鏈子后,寧拙又在隨后的測驗中,優化了飛翼的曲率。
對五行金丹輪盤進行了公差修正。
在脊椎部分,分別布置了十二枚分神鏡,更有利于操控。
至此,蒼鐵漢甲渙然新生!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