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童書譚》的第一篇乃是永字八德歌但凡書法,必學永字。
永字八德歌,不只闡述了永字的寫法要義,也在宣揚儒家的宗旨。
一點如仁心初動二橫似義劍平疆三豎作禮杖擎天四鉤若智刃回鋒《蒙童書譚》在修真世界中廣為流傳,幾乎所有孩童學書寫的時候,都鉆研這本書。
柳拂書第一個寫完八十八個永字,才算是剛剛熱身,非常輕便。
褚玄圭見此,立即伸出另外的手指,動用法力憑空書寫,寫了一篇隸書詩。
《蒙童書譚》全篇,除了八十八個永字外,就是隸書詩、楷書詩、行書詩、草書詩,每一種詩詞都有二十二首。每一首詩都朗朗上口外,詩詞本身就是上佳的練字帖。
現在,褚玄圭寫出的這首,正是隸書詩篇中的第三首。
正是一蠶首啟鋒納海桑,
燕裁云尾韻深藏。
橫開石闕鎮龍象,
竹帛千年載道章。
柳拂書對這首詩簡直滾瓜爛熟,只看一眼,就埋頭寫詩。
他正要高歌猛進,卻在第三個字上出現差錯,筆畫上不再符合試題標準。
他只得從詩的最開頭重新開始。
很快,他在第七個字上出錯,再次重頭開始。
接著,他又在第五個字上出錯。
一連三次錯誤,竟是讓他在第一句詩上逗留,始終都沒有通過。
柳拂書目瞪口呆,簡直無法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
「我、我這是怎么了?」
「這還是我嗎?」
「是我太緊張了?!」
褚玄圭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在他眼眸深處,精芒一閃即逝。
這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蒙童書譚》廣泛普及,基本上只要有條件上學堂的,都會練習很多遍。
柳拂書更是如此。他如此擅長書法,必然在這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耗進去太多的苦功。
他每一次練習《蒙童書譚》,都會盡全力符合每一個字體詩的要求。
對他而言,這些詩詞他不僅是倒背如流,而且是倒寫入流。書寫這些字,他閉著眼睛都能做,
完全是深入骨髓,化為了一種本能。
但現在,褚玄圭發布試題的要求,確實用制符的手筆,來書寫《蒙童書譚》。
這對勤修苦練之輩而言,難度很大!
柳拂書已經將書寫這些詩詞,練到了骨子里去。他這種本能越強,現在抗衡的難度就越大。
尤其是,褚玄圭在開試之前,就亮出了會意筆。
這份法寶級的獎勵太過重大了,引得儒修門全力競爭,唯恐落后他人。
在這種情況下,寒門子弟出身的柳拂書必然會因緊張,而導致心境失衡。這就更容易讓他出錯了。
褚玄圭掃視眾人,暗中觀察了寧拙一下。
「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