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有些皺眉的道:“古今典當的周老板出手了,倒是有些麻煩!”
陳三眼又舉了舉手:“兩百八十萬!”
這忽然一下子猛加了二十五萬讓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卻是沒有人再開口叫價。
周宣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應該來說是陳三眼的策略,如果五萬五萬的往上加的話,那個周老板或者別的人都會圍剿,依然會把價錢抬上去,但陳三眼忽然把價一下子抬高了,也差不多到了這些人的心理位置,這就讓一般的人不愿意再往上加了。
這其實就是一個心理作用,好像你很喜歡一個東西,假如你的心理價位在一百塊的話,賣給你的人如果跟你討價還價,五塊十塊的往上加的話,一般的人都能接受,但若一開始就叫到一百或者一百以上,那你就會猶豫了,會覺得值不值得。
王強“兩百八十萬”的喊聲叫到兩聲后,坐在沙發上的魏先生卻是忽然出聲道:“三百萬!”
這一下子連陳三眼都不開口了,魏先生想要一件東西時,往往是舍得出大價錢的,而且也沒有人愿意故意跟他較勁,如果你跟他血拼的話,假如魏先生在中途就收手了,那跟他血拼的人自己也會大傷元氣。
魏先生一開口,陳三眼就搖了搖頭,周宣也知道他這是放棄了,超過三百萬一是他的底線,再加就不值得,二是也不愿意跟魏先生爭奪。
這件漢代玉觥就以三百萬的價錢給魏先生買下了。
后面王氏兄弟又接連拍賣了五六件物品,陳三眼到底還是以六十六萬的價格竟到了一件漢代青銅劍,這時候王氏兄弟的物品也差不多也到了尾聲。
魏先生只出手要了那一件漢玉觥,花了三百萬,但卻不是全場最高價,最高的價格是一對清官窯三彩馬,以六百四十萬的價錢賣出。
王氏兄弟的貨全部出手后,魏先生便笑笑道:“現在到各位了,有什么好東西就不用再藏著掖著,該出手時就出手吧!”
魏先生最后一句劉歡的“水滸傳”歌詞讓大家都笑了起來,場面上劍撥駑張的緊張氣氛倒是輕松了。
頭先跟陳三眼較過勁的古今典當行的周老板最先出手,拿了一枚古錢幣到中間的臺子邊道:“這枚乾德元寶隸書折十光背是我在鄉間撿了一個漏,呵呵,以二十塊錢的價格從一個少年手中收了二十枚錢幣,一枚一塊錢,其中只有這一枚錢幣值錢,余者皆無價值。”
周宣遠遠的也瞧不清楚,只隱約見到錢幣深黑色,頗為粗糙。
周老板道:“這乾德元寶隸書折十光背實際市價只值五萬塊,我二十塊錢換回來也算是撿了漏,呵呵,今兒個也就湊個熱鬧,叫價四萬吧,給大家添個興頭。”
這東西很平常,再轉手價值也不大,也沒有人爭,就給一個老頭以四萬元買下了。
周宣一見到這錢幣時,忽然記起了自己身上那枚金黃色的外國幣,順手就掏了出來道:“呵呵,我也有枚錢幣,不過是外國幣,大家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