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笑笑說:“去年的!”
這一下,連傅盈都是怔得呆了,劉清源更是訝然呆立,好一會兒才道:“小老弟,你是怎么瞧出來的?”
劉清源盯著周宣又道:“這三件瓷器是去年購回來的,雖是贗品,但見色質和工藝都算得上上品,也有收藏的價值,一共花了八千美金,那菊花紋碗和云龍紋壽字瓶我也認出了年份,就那件云龍紋雙耳瓶有點懷疑,買下來的時候我一直都確認它是明正德年間燒制的,直到上月有個老友來看到了,有些懷疑,但也不確定,最后找個紐約大學化研室的朋友化驗了一下成份,最后確定是,呵呵,去年燒制的!”
劉清源眼里都是光,似乎年輕了好幾歲,拉著周宣要去看他另外的收藏。
傅盈咬了咬唇,道:“師伯,我的翡翠呢……”
“別嚷嚷!”劉清源甩了甩手,道,“放桌上,你這丫頭,還當我會真難為你啊,就是沒有這位小老弟我還是要給你做,兩個月雖然急了些,搶搶時間還是做得出來,現在不要煩我老頭子,我要跟小老弟聊聊!”
劉清源雖然讓周宣瞧著其它的,但卻是有些好奇的又問道:“小老弟,我就是想問你一下,你是怎么判斷出那云龍紋雙耳瓶是去年燒制的贗品的?”
劉清源在這一行的浸淫也有幾近五十年了,眼力功力那絕不是一般的行家可以比擬的,通常收藏家最先要學習的那便是造假,能造才能知道和明白假貨贗品是怎么做出來的,瓷器的偽造手法通常有磨損,剝釉,做色,做土銹,陳舊等等。
所以說一般的手法做出來的贗品是瞞不過劉清源的,但他到底是老一代的行家高手,對于現代利用高科技手段做出來的高仿瓷,劉清源就分辨不出來了。
這一件云龍紋雙耳瓶就是利用高科技手法做出來的高仿瓷,和新瓷做舊相比,高仿瓷的鑒別因其手法不同而欺騙性更強,鑒別難度也更大。
劉清源在上當后才專門去了解了利用高科技手法做出來的高仿瓷,手法有四種,第一是“老胎新繪”,比較常見的是利用清代中后期及民國的白胎,在上面繪上粉彩等釉上彩,使其價值增倍。
第二種是“老釉新胎”,這是因為仿造者利用近幾年景德鎮陸陸續續地出土一些過去的釉料,用老的釉水去裝飾新胎。
第三種手法是“舊件新器”,在業內亦稱為“補貨”。造假者到各地古窯場遺址搜羅大量“垃圾”殘片,然后拼湊成一件完整的贗品。這種方法制造的瓷器,即使科技鑒定專家采用多點取樣的辦法,得到的分析結果也可能是“真品”,最是能夠讓專家老手收藏家上當。
第四種就是“復火”,是指將殘缺的舊器,殘缺部位較小,如器身的沖或器口的磕口等等的殘缺部分修補好,再放入窯中復燒,出窯后完整無缺,價格便提升數倍甚至是數十倍以上。
而劉清源這件云龍紋雙耳瓶便是用老釉新胎做成的,他上當在這種手法上不出奇,劉清源驚異的是周宣認出是贗品不奇怪,認出高仿瓷也不是最讓他吃驚的,讓他吃驚的是,他是如何確定就是去年燒制的新胎呢?
劉清源自己得到的確定結果,那還是在紐約大學的朋友那用科學儀器經過詳細的化驗檢測才知道的,周宣用肉眼是如何又能識別確定的?確實想不到!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