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顯然,這只是一場虛張聲勢的心理戰,因為整個條款夏文博大概的看了一遍,并沒有過分的地方,相反,張玥婷對東嶺鄉還是給與了很多照顧,比如從業人員優先選拔東嶺鄉本土的人,還有盡可能的選用當地的食材作為旅游公司的主要原料,還有在一些修建用材上,同等價格,同等質量,優先選用東嶺鄉,或者清流縣企業的產品等等。
這些條件一旦實施,對東嶺鄉和清流縣的各項經濟拉動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力量。
合作方式對清流縣和東嶺鄉也是很有利,東嶺鄉以沿河兩岸的荒地作為投資,占有整個旅游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而三年后,這個股份也會每年提高兩個百分點,直到最后東嶺鄉所占比例達到百分之四十。
這對一個窮的連褲叉都沒有了的東嶺鄉而言,無異于是從天而降了一筆財富,要知道,那些沿河兩岸荒蕪的山嶺,坡地和沼澤,已經在東嶺鄉睡眠了3000多年,一點效益都沒有出現,這一下,荒地變寶了,但張玥婷他們的預算,一年的利潤大概在兩千萬左右,這樣,東嶺鄉一年也就多出了八百萬收益。
雖然還有縣里各處都要瓜分一點,但東嶺鄉怎么著也得落得大頭吧。
關鍵的還不完全是錢的問題,項目一啟動,整個東嶺鄉就盤活了,各行各業,吃喝拉撒睡都會被帶動起來,那個間接的效益就不是幾百萬分紅能計算的下來。
盧書記都有點笑的合不攏嘴了。
不過歐陽明書記還是在股份的配置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張總,我覺得我們三年后才可是提升股權有點太晚了,雖然現在那些地方沒有太多的價值,但以后呢,也許就會成為搶手的寶貝,我覺得應該在第一年就開始把百分之2的股權計算進來!”
張玥婷不容置疑的搖搖頭:“這一點我們是經過各種預算和評估,前三年的盈利能力并不高,而我們投入了幾個億,肯定希望能早點回收成本,三年后提升是合情合理的。”
“張總,這樣說有點太武斷了吧,你們的心情我理解,但是......”
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了很久。
汪翠蘭坐在夏文博的身邊,聽的有點不耐煩了,小聲對夏文博說:“夏鄉長,其實我覺得早幾年和晚幾年都沒有什么區別吧,不就是上浮百分之二嘛,哪能有多錢!”
“哎,是啊,不過也許縣里領導有自己的考慮吧!”
“有什么考慮?我覺得有點小題大做了!”
夏文博忙噓一下:“汪鄉長,可不敢這樣說,你以后還想不想進步!”
“我進屁步,哪里輪的著我!”
夏文博對這樣的爭辯談判一點都不關心,他抬頭看看張玥婷,張玥婷眼光淡然的看了夏文博一眼,像是很無意,很隨意的看了一眼,但夏文博從張玥婷的眼中看出了一絲睿智的亮光,夏文博也就笑笑,轉開了眼神。
這次,他看向了歐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