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盧書記通過上次夏文博的引見之后,已經和歐陽明建立起了牢固的特殊關系,后來他又找過歐陽明兩次,被歐陽明正式的收為了心腹,所以,他并不愿意和夏文博同享東嶺鄉的權利。
“文博同志,你有點誤會我的意思了!”
“是嗎?誤會什么了!”
“我的意思是我幫著給你把把關!”盧書記鄭重其事的說。
夏文博一笑:“是的,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不過兩個人交差把關,總比一個人把關要更保險吧,這也正是華夏政治體制中黨委和政府相互制約的一個特點,我理解盧書記的心情,你是不希望出現問題,我呢,和你的心態一樣的!”
夏文博的話,讓盧書記根本無從反駁,不錯,黨委和政府的職能他比誰都清楚,按說,在資金調度上,最有權利的本來是鄉長,但因為過去盧書記和高明德的博弈糾葛,最后弄的東嶺鄉成了書記,鄉長都能調動資金,形成了一個亂局,這也是東嶺鄉資金匱乏,賬目混亂的一個主因。
盧書記只好暫時繞過這個話題了,他想,自己在東嶺鄉目前是道高望重,鄉財務室不敢不聽自己的招呼,自己到時候給他們說說,你夏文博只怕也無可奈何。
盧書記陰沉著臉坐在辦公室桌子前,望都不望夏文博一眼,說:“對了,剛才縣調研組的領導來考察調研,你怎么不見人影?你知道不?這可是事關同志們一年辛辛苦苦勞動后的體現啊,大家都眼巴巴地盼著能出點成績,這樣吧,你去讓辦公室的同志安排一下,每人準備兩斤東山云霧茶,弄好一點的,另外,下午陪著一起吃個飯。”
對這種千篇一律的送往迎來夏文博本來也不喜歡,不就是幾個退居二線的老干部來調研嗎,這也讓自己放下工作陪同?當然,夏文博也明白,陪得好,他們的調研報告幫你美言幾句,陪得不好,他們就丑化你一下,但這些對夏文博而言,并不在乎。
但剛才耽誤是因為學校要工資的事情,現在盧書記一提醒,夏文博就想了起來。
“對了,盧書記,我剛才答應給學校教師吧工資補發了,這都快放寒假了,老師們在不領錢,過年都沒法過了。”
“文博同志啊,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你咋就答應了?哎,你還是面情太軟了,這不行的,這樣下來,鄉里錢再多,也經不起折騰,我的意見是暫時緩緩!”
盧書記?這......”
盧書記手一揮,打斷了夏文博的話:“就先這樣吧,過段時間,等我們資金充沛一點的時候,在考慮他們!”
夏文博心中越來越不舒服了,但他不能發火,自己今天不過是第一天以鄉長的身份上班,主要是第一天就和盧書記發生了沖突,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在一個,畢竟盧書記是老領導了,自己先暫時退讓一步,下去之后和財務上商量一下再說吧。
夏文博離開了盧書記的辦公室,心里雖然是很不舒服,但他一直都壓制著,依舊面帶笑容,見人客氣的招呼著。
他要做的事情很多,要談的話也很多,他不能把因為一點點的不快,就打亂了自己既定的規劃,所以,他找到了鄉人大的蔣主席。
蔣主席在人大的辦公室坐著,心里也不太舒服,這次的選舉一切都亂套了,張大川讓自己生氣,而夏文博的當選又是自己情非得以的臨時選擇,但對這個年輕人,蔣主席心里還是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