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尾鎮原是東夷一處普通的漁村。
發展成為一座濱海小鎮完全是因為老天賞飯。百年前一位藥修研發出了一種新藥方,對于產后血崩有奇效。
此藥方所需的鴛魚尾便產自此處。掌握了原料,自然會形成對該行業的壟斷。
至于背后是哪一方勢力在扶持,這就不是魏西一個借路人該琢磨的了。
“魏……小道友?這邊請!”
才進信中酒館,便看見個中年男人沖自己招手,魏西眨眨眼,看清對方身上的道袍,這才笑容滿面的走了過去。
“曉天做事跳脫,我這兒也沒有準備,只能在此處招待三位小道友!請坐!請坐!”
魏西客氣道“馮兄客氣了,這事原本也是我們臨時起意,哪里能挑三揀四的?”
“再說身為修士,這些年在外頭也歷練過,什么地方都待過!我看這里就很好,一切以方便為要,馮兄不必客氣!”
說罷,魏西取出兩個盒子,“正好,我手頭有兩支品相頗佳金敷參,放在我這兒也是閑置,不如送給馮兄,不論煉制丹藥還是培育靈植都好!”
馮蒔算是半個生意人,最喜歡懂事識趣的人;且他又是鼎辛門出身的藥修,對好的藥材沒什么抵抗力。
笑呵呵收下藥材,馮蒔心里頭敷衍少了些,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熱情。
見狀,魏西三人方才落座。
“三位年紀雖小,卻是年輕一輩的翹楚。尤其是秦小道友,上次宗門大比表現優異。”
“魏道友在試煉場表現不俗,光是對上吞晴獸的膽氣便令人敬佩!”
吹捧的話馮蒔不要錢似的往外丟,對上連鉤漌期待的目光,他也能面不改色的說出“一表人才”這種夸贊。
再怎么舌燦蓮花,馮蒔也不能把連鉤漌上臺即投降的行為說出花來。
幸好連鉤漌毫不在乎,只要是好話來者不拒。
魏西三人又適時表達了感謝之情,雙方對于帶人(搭便車)進入吞海宗達成了共識。
商業互吹告一段落,頗具當地特色的席面也上齊了,馮蒔正色道:“各位,吞海宗雖說是宗門,明面上也受萬劍宗統領,但海里的事,人說了不算。”
“鮫人的事,咱們不要摻和;有些忌諱也別觸犯。”
這話顯然是在講規矩,魏西心領神會,卻裝糊涂道:“我們能摻和什么?可是最近海里頭不太平?若是這樣,此行恐怕”
到底是走了族親的路子,又收了一份不輕的禮,馮蒔忙道:“海里什么時候太平過?化外之地都有蠻夷的風氣,何況是些海里的種族?打打鬧鬧就沒停過!”
馮蒔把裝著鮮蝦的粗陶盤子端給秦楓,“鮫人也不過是海里的地頭蛇!咱們人族的修士何須小心翼翼?不過是想少些麻煩,再者也要顧及荷包!你說是不是!啊?哈哈哈!”
這種面對鮫人的優越感和鄙夷讓魏西心口發冷,面上卻是一副“受教了”的表情,贊成的話一個字都沒說。
連鉤漌忙笑道:“我們是來訪友的,哪里能攪進鮫人的事端?再者,有馮大哥帶著,我們自然是聽您的!”
馮蒔朗聲大笑,覺得連鉤漌這個小兄弟順眼許多,吩咐小二上酒,他要與小兄弟不醉不休。
連鉤漌哪能真和這胡子拉碴的漢子拼酒,趕緊把求救的目光投向魏西。
這酒還是喝了,不過除了一杯全進了馮蒔的肚子。
黃湯下肚,馮蒔的脾氣直接暴露出來,拉著三人什么話都敢說,惹得周圍的人頻頻側目。偏偏他帶來的手下也是個憨貨,直挺挺的杵在那里,任由自己的主子耍酒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