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像一些小孩玩具堆積的地方,有小板凳,撥浪鼓,還有秋千,甚至還有幾把木劍,木槍,一看就是小孩玩具!
而且是兩堆,一堆是造型樣式看起來比較統一像是一個人的,一堆看起來各種各樣的,看起來像是不同人的。
張衛國有點好奇了,這難道是夏武帝小時候的東西?
沒想到夏武帝雄才大略,晚年也有點昏聵,最后居然把小時候用的東西都陪葬了?
這時候旁邊負責記錄東西的助理研究員,一邊記錄一邊對張衛國解釋,
“據我們初步的分析,這應該是夏武帝太子的東西,最后陪葬在夏武帝墓中的,”
“另一堆的東西,應該都是一些不同時候小孩的東西,也同樣的陪葬在旁邊了。”
聽到這話張衛國明白了,
夏武帝雄才大略的很有名氣,但是關于他太子的一件事情也很有名。
就是巫蠱之案,是三輸的局面,
太子的對手死了,太子的同黨死了,甚至連太子本人都死了!
剛開始的夏武帝是暴怒的,等到人都死光了,
這才醒悟到太子當年是被冤枉的,估計晚年的時候也常常后悔當時的行為。
所以才會將太子小時候的東西陪葬在自己的墓里,
至于另外一堆小孩子的玩具,應該是晚年的時候見過別的小孩,想到了太子,所以也陪葬了一些那些小孩的東西。
不過這樣理解感覺有點奇怪了,
總不會夏武帝直接說,我看見你家小孩,就想到了我的孩子,去把你家小孩的東西拿過來幾個,讓我陪葬?
這樣的話,也顯得太過抽象了吧!
張衛國正在疑惑的時候,終于剛才那個發現與九尾狐鑰匙有關的考古學家走了過來。
手上帶著手套,手里拿著是已經封裝好的竹簡,
張衛國此時也不再考慮這東西為什么在這里了,就想知道知道這里面講了什么關于九尾狐的。
“老師,這里面講了什么內容?”
考古學家并不知道張衛國他們在干什么,更不知道他們找的鑰匙是為了開啟昆侖山什么入口的鑰匙,
還很興奮的給張衛國說著:
“這東西好啊,史學界都認為夏武帝晚年昏庸,甚至覺得他已經老年癡呆了,但是從這些東西上看來應該不是的。”
“這是份小孩感謝夏武帝的竹簡,里面提到了那個九尾狐,”
張衛國看著老師很興奮,還準備給他講講這東西的出現,給史學界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和影響。
趕緊攔住了他,甚至差點都說等我掌握了時間規則給您逆轉時空,您親自問問夏武帝去吧。
“老師老師,咱先不講這意味著什么,先講講這里面說了什么,提到的九尾狐鑰匙什么。”
老師一看張衛國有點急躁,這性格不適合干考古啊,正想說兩句,
但是轉念就想起張衛國是誰了,心情瞬間激動,同時也意識到張衛國來這里問這話肯定不是簡單的為了考古!
畢竟這墓在這里好好的幾十年了,今天說挖就挖從審批到挖通都不到一個小時,肯定是有問題的。
所以他也不再耽擱時間,既然不知道張衛國他們想知道什么,那就直接按原本的講就行:
“這竹簡是一個臣子的小孩,感謝夏武帝賞賜的,同樣他還獻給了夏武帝他最喜歡的一個陶捏的小狗,就在那邊,”
張衛國順著方向看去,應該就是這小屁孩自己捏的,還挺抽象的,但是能看出是狗。
“里面的內容呢?”張衛國心癢難耐的問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