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還有一個更陰、更毒的辦法。
“跟sec做個交易……”
上次被調查的時候,他一口咬定,自已跟蘇皓只是單純的股權交易,沒有任何密謀。
因為他很清楚,一旦承認兩人之間有“計劃”,那就不再是罰款能了事的小問題了,那是妥妥的“合謀操縱市場”,是要進去踩縫紉機的重罪。
所以,他當時打死都不承認。
何況,那也確實是事實。
但現在,風水輪流轉了。
他自已的案子已經塵埃落定,罰款也交了,董事長也辭了。
如果這個時候,他主動去找sec,以“減免部分罰款”為條件,愿意反口作證,就說自已當初的行為,是受了蘇皓的指使……那會怎么樣?
雖然這是憑空捏造,但只要他這么說了,sec就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可以死死咬住方幻投資不放。
他就是要用這種方式,狠狠地報復那個敢玩弄自已的蘇皓!
于是,他立刻安排與sec相關人員的秘密會面。
“……這、這是什么鬼?!”
然而,就在他絞盡腦汁,構思著如何編造一個天衣無縫的劇本,給蘇皓來一記狠辣背刺時……
一個驚天大瓜,猶如一顆核彈,在所有媒體和社交網絡上轟然引爆!
“個人信息……泄露?!”
一則驚天爆料橫空出世:臉書,泄露了約一億用戶的個人信息!
起因是臉書和一個第三方公司合作推廣的一款性格分析app。
這玩意兒不僅會扒光用戶本人的信息,還會像病毒一樣,自動抓取用戶好友列表里所有人的信息。
然后賣給其他公司,最終導致海量信息在地下網絡中四處流傳!
更炸裂的是,臉書其實早就知道這事,但他們選擇了隱瞞,試圖將丑聞悄悄壓下去。
誰知,內部有個報料人橫空出世,直接把蓋子給掀了。
起初,臉書還百般抵賴,聲稱泄露規模沒有那么大。
但隨著后續的爆料如連珠炮般接連炸響,真相最終浮出水面。
泄露的不是一兩個人的信息,而是一億人!
這下徹底捅了馬蜂窩。
美國政府火速介入,不僅對臉書展開了全面調查,甚至直接安排了針對創始人馬克伯格的國會公開聽證會。
看著這件原本可以被壓下去的舊聞,在一夜之間發酵成無法收拾的滔天巨浪,馬斯克緊張地咽了口唾沫。
“這時間點……巧合得就像是劇本里寫好的一樣!”
這件事,本可以永遠被埋藏在黑暗里。
可偏偏,就在臉書開始全力圍剿“picpic”的節骨眼上,它就這么“恰好”地爆了。
一時間,“注冊臉書,全家裸奔”的恐怖傳言甚囂塵上,用戶們如同躲避瘟疫一般瘋狂注銷賬戶。
而這些逃離的用戶,又無比自然地,被悉數吸納進了“picpic”的懷抱。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不過是顆遲早會爆的雷,沒什么大不了的。
但馬斯克不這么想。
這絕對是有人在背后,精準地、在最致命的時刻,引爆了這顆雷!
能操盤到如此地步的,除了那個男人,還能有誰?
“蘇……皓……!”
念出這個名字的瞬間,馬斯克只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升起,渾身的汗毛都倒豎了起來。
從德意志銀行那次開始,這個方幻投資,或者說,這個蘇皓,就展現出了一種令人膽寒的特質:
任何擋在他面前、或是礙著他事的勢力,都會被他用一種極其冷酷、近乎殘忍的方式,無情地碾碎!
這一次sec為什么對他的調查淺嘗輒止?
不就是因為他們也怕,怕深挖下去,會發現白宮那位大佬正笑瞇瞇地站在蘇皓背后嗎?
嗅覺敏銳的馬斯克,早就從那些調查員閃爍的眼神里,讀出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恐懼。
“不、不對,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他猛地回過神來,像觸電一般抓起電話,以最快的速度取消了和sec的會面。
掛斷電話后,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后背已經被冷汗浸透。
他毫不懷疑,如果自已剛才真的頭鐵沖去sec告密……
他現在可能已經不是在考慮怎么報復蘇皓了,而是在考慮自已還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那畫面,光是想一想,就讓他不停的打著寒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