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籠罩著華爾街,高盛總部的頂層辦公室內,貝爾和他的助理憑窗而立,俯瞰著腳下的璀璨燈火。
“果不其然,英國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啊。”
“是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就是早就寫好的劇本嗎?”
電視屏幕上,英國首相特蕾莎,這位素以強硬著稱的“鐵娘子”,終是頂不住那鋪天蓋地的壓力,正神情黯然地宣布辭職。
明面上的理由冠冕堂皇:為大英帝國這次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引咎辭職。
匯率這玩意兒,漲漲跌跌,本是兵家常事。
哪個國家沒經歷過?
就說那土耳其,一年之內匯率接近被腰斬,直接干廢了40%,慘是慘了點,但日子不還是照樣過?
可這事兒要擱在大英帝國身上,那性質就徹底變了,簡直天都快塌下來了!
“對英國這種級別的國家,平日里匯率要是敢掉個5%,媒體就敢嚷嚷著‘經濟危機’來了。
這回倒好,一口氣直接雪崩了20%!
這哪是危機,這他媽是國難臨頭!
她特蕾莎,就算有天大的本事,這口黑鍋也別想甩掉!”
說實話,特蕾莎的下臺,在華爾街那群人精眼里,基本屬于板上釘釘,就差選個黃道吉日了。
“硬脫歐”那趟渾水雖然勉強避開了,但跟歐盟的談判桌上幾年了連個屁都沒談出來,她的支持率早就跌穿地心,全靠一口仙氣吊著。
可她偏偏就硬挺著,死活不退。
是那該死的自尊心作祟?
或許有那么點意思,但更多的,是她想走也走不了!
她要是直接撂挑子,大喊一聲“老娘不干了”,直接跑路...
那“最不負責任的英國首相”這頂帽子,能把她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被后人戳著脊梁骨罵上幾百年。
所以,她必須得找個臺階,得有個“體面”的收場。
哪怕是演,也得演全套,得等個“天賜良機”,能讓世人覺得她這辭職是萬般無奈,情非得已。
這樣大家還能念叨一句“哎,她也算盡力了”,體面退場。
“所以,這次的金融風暴,反倒成了她的救命稻草?”
助理一語道破了本質。
“沒錯,簡直是瞌睡來了送枕頭!一個天賜的完美借口!”
貝爾的語氣里滿是看透一切的戲謔,
“她心里比誰都清楚,想靠脫歐談判殺出一條血路,比登天還難。
那幫歐盟的老官僚,哪個不是人精?
想體面的跟歐盟和平分手?做夢去吧!
拖到最后,八成還是得走上‘硬脫歐’那條絕路。
那后果是什么,你我,還有華爾街的每一個人,不都心知肚明嗎?”
華爾街,這個星球上對金錢最敏感的地方,一旦嗅到銅臭味,他們的計算速度比超級計算機還快。
一件事發生,會引發什么連鎖反應?
里面有哪些可趁之機?
怎么才能在里面撈一筆大的?
他們每天都在腦子里推演著無數個劇本,然后挑個勝率最高的,砸錢,收割,把財富跟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
從這個角度看,當脫歐公投通過的那一刻,結局就已經被這幫人寫死了:
英國,絕無可能體面地離開歐盟。
“特蕾莎做夢都想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可這根本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