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在尋找像方幻這樣,有能力在國際舞臺上打硬仗、打勝仗的戰略合作伙伴。
說實話,貴公司近期的幾筆海外操作,雖然規模不大,但手法之凌厲,堪稱手術刀般精準,讓我們高層都嘆為觀止。
所以,我們這次來,是想和方幻探討一下,這把手術刀,是否有執掌一場國家級大型戰役的戰略能力?
能否與國家形成合力,共同開創一個更大的未來?”
這話聽起來是恭維,但黃峰文聽出了弦外之音:
這是“試探”。
他們認可方幻的“術”,但還想看看方幻的“道”,看看方幻的格局和視野究竟在哪個層次,能不能擔起國家級合作的重任?
黃峰文心中了然,知道考驗來了。
他沒有直接回答合作的事,而是將話題輕輕一轉。
“吳書記過譽了,我們只是在自已的一畝三分地里,做些小打小鬧的嘗試罷了。”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深邃,
“既然吳書記想聊戰略,那我倒確實有個不成器的看法,不知二位有沒有興趣聽一聽?”
“哦?”黎東來和吳建霖精神一振,身體微微前傾,“愿聞其詳!”
這正是他們想要的,他們想聽的不是過去的戰績,而是對未來的判斷。
黃峰文緩緩開口:
“香江的金融地位,已大不如前,大量熱錢正在外流。”
吳建霖點了點頭:
“是的,根據我們的監測,規模至少在千億美元以上。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這些資本最大的流向地,是新加坡。”
“沒錯,所有人都這么認為。”黃峰文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可如果……新加坡這個金融中心,它自已也爆了呢?”
“嗯?”
吳建霖和黎東來同時目光一凝,手中的茶杯都忘了放下。
黃峰文沒有給他們追問的機會,繼續說道:
“我們內部的風控模型,最近一直在發出警報。
新加坡的金融體系,表面繁榮,實則建立在兩個脆弱的支點上:
極高的房地產杠桿,和對國際游資的過度依賴。
它的金融中心地位,就像一座建立在沙灘上的華麗城堡。”
他語氣平淡,但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在兩位大佬的心上。
“我們方幻投資的董事長,蘇皓,他有一個判斷。”
黃峰文終于拋出了真正的核心,
“他認為,一場針對新加坡的金融風暴,可能在幾周內很快就會到來。
屆時,從新加坡本身出逃的資本,將匯成一股無處可去的洪流。”
“戰略預言”已經拋出。
貴賓室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
吳建霖和黎東來都是頂級的人精,瞬間就明白了黃峰文這番話背后那石破天驚的含義。
半晌,黎東來才用略帶沙啞的聲音問道:
“黃董……你的意思是,這股資本洪流,有機會回流到香江?”
“機會從來不是等來的。”黃峰文正視著他們說道,
“如果國家能抓住這個窗口期,在香江,適時推出一些針對性的、具有足夠吸引力的金融開放政策,比如簡化qfii審批流程,或者階段性調低資本利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