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川說到要去京城的時候,還是有些激動的,當然他還小,對京城的印象也都是聽說的。
當然別說是這個年代的人想要去京城了,幾十年以后的二十一世紀,逢年過節去京城旅游的人更是比比皆是。
尤其是天安門升旗,都得提前預約,在天安門廣場休息一晚上,才有可能搶到第二天早上的好位置。
張國慶一邊抱著何海川往家里走,一邊輕輕在他額頭上撫摸了一下。
“當然了,你和海洋都到了開蒙的時候了,回頭讓你們太爺帶你練功去,你們太爺可是國內最厲害的高手之一了。”
“啊太爺教我們練功嗎?可是娘說太爺都七十多歲了啊,需要我們照顧了啊。”
何海川的話把張國慶逗笑了,他這話說明蔣曉云平時沒少給他灌輸自家人的情況。
蔣曉云也順便接話:“就是啊國慶,爺爺都多大歲數了,咱們就別讓他老人家糟心了吧,萬一海川和海洋不成器,再把爺爺累著了。”
蔣曉云說完就引領張國慶來到他們家的客廳,開始給他沏茶拿點心,張國慶一手把自己身上的背包扔到餐桌上輕笑著道。
“沒事兒的嫂子,正好這次去京城您也跟著多住一段時間,之前我大舅哥和石頭哥他們家的孩子都是爺爺幫忙帶著練武的,對了我大姐和老虎哥他們的孩子也差不多到歲數了,讓小家伙們多在一起接觸接觸也挺好。”
聽到張國慶的話,蔣曉云放下心來,她在怎么說也是個婦女,自從何志剛去吐蕃前線以后,她就一心一意的在家里帶孩子了。
“國慶你在家帶海川玩兒一會兒,我出去給你弄點兒好吃的去。”
蔣曉云把茶水和點心給張國慶準備好以后,回到屋子里拿上錢票就要往外走去,張國慶連忙伸手制止了。
“嫂子您就別忙活了,東西我都準備好了,您幫忙收拾一下就行了,對了伯父伯父和哥哥姐姐們都上班去了嗎?”
蔣曉云家里人的工作都是張國慶花錢幫忙安排的,所以來到他們家就跟自己家一樣不客氣。
蔣曉云聽到張國慶的話,輕笑著點點頭:“嗯,都去上班了,不過現在外邊挺亂的,好像說廠子里也有戴著紅袖箍的了,國慶你說咱們怎么辦?”
“管他們呢,他們愛咋折騰咋折騰,咱們就老老實實的上班掙錢,買米買糧踏踏實實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
蔣曉云的話雖然看似向張國慶請教怎么看到外邊的亂況,其實是在征求張國慶的意見,這不聽到張國慶的話以后蔣曉云連忙說道。
“行我知道了國慶,你先歇著,我去給你們安排晚飯。”
說完蔣曉云直接打開餐桌上的背包,從里邊拿出來張國慶準備的各種肉類和蔬菜就開始忙碌起來。
當天晚上,張國慶在蔣家得到了隆重的招待,蔣曉云的老子帶著他大哥、二哥連連給張國慶敬酒,弄的張國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當然等張國慶帶著蔣曉云和何海川走的時候,張國慶大手一揮給蔣家留下了一千塊錢和兩百斤全國糧票。
張國慶帶著蔣曉云和何海川上了往武漢的火車,當然為了避嫌張國慶沒有帶他們坐軟臥包廂,而是買了一列當時最快的火車的硬座車廂。
從長沙到武漢的距離不算遠,再加上這是何海川記事兒以后第一次坐火車。
一路上在何海川嘰嘰喳喳的問東問西的過程中,火車經過六個多小時的行駛終于來到了武漢站。
下車后蔣曉云帶著張國慶和何海川上了公交車以后才小聲說起了何志強媳婦董靜家的情況。
“國慶大嫂家的情況有些特殊,他家老爺子之前在戰場上受過傷,腦子有些不好,整天除了喝酒就是喝酒,大兒子也不爭氣,是個混子,大嫂的小弟十五歲的時候就接了他娘的班在紡織廠……”
說實話張國慶平時跟何志剛玩兒的比較好,所以蔣曉云這邊給安排的明明白白,何志強那邊一來是他這個人比較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