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應付這些大娘大爺們已經是很有經驗了。
雖然說,因為自己要讀書科舉的事情傳了出去后,來說媒的人家已經沒什么人了,但是大家對自己還是挺熱情的。
這樣就挺好,正是陳延滿意的現狀。
陳鐵柱和杜氏看著孫子這樣受歡迎,心里也感覺與有榮焉。
川兒那孩子都沒有讓他們這么有面兒過呢。
很快,一群人走走聊聊,便到了各家的田地里面。
到了田地里面,天色已經大亮。
這里屬于南方,老陳家這幾日要收獲的糧食作物有水稻和黍稷。
他們臨川縣種植的是單季稻,單季稻一般在七月至八月成熟,現在正是農歷八月上旬,單季稻正處于收獲期。
黍稷,黍又稱黃米,稷通常指小米。
黍稷的花果期在七到十月,在臨川縣,農歷八月上旬開始收獲。
蔬菜作物,有蘿卜和芋頭,蘿卜全部收獲,芋頭只有部分可以收。
豆類作物有毛豆和扁豆。
但老陳家這次秋收的大頭在水稻和黍稷。
今兒個要收割的就是水稻。
收割前還要清理田間的雜草等,以便等會兒收割。
陳延被分配到了一把鋒利的鐮刀。
鐮刀已經是被昨晚陳鐵柱等人磨得很是鋒利了,現在拿出來,都感受得到刀鋒的凌厲與寒光。
“兒子,用刀注意著些啊?別傷著!”
“兒子,你割慢點兒無所謂,注意別割著手啊!”
陳老三和白氏的叮囑同時在田間響起。
陳延應了一聲“好!”,便開始低下頭,開始清理清理自己身旁的雜草雜物。
雜草、雜物很快便被清理完畢。
陳延用刀很是小心謹慎,所以倒是沒被傷到。
除了最開始有些不習慣之外,后面他是越來越熟練了。
陳老三和白氏一直都是割一會兒,然后看一下兒子那邊,見確實適應得挺好,放心的同時,又有些心酸的感覺。
兒子前十八年哪里干過這些農活啊,現在竟然和他們來下地干活兒了,兩人想著心里總歸是不得勁兒的,難受得很,但是情況擺在這兒,兒子確實得適應這里的生活才行。
只是,兩人對以后要多賺銀錢,一定要給兒子一個好的生活這件事,更加堅定不移了。
清理完雜草、雜物,接下來就是分配工作的事情了。
割稻、捆扎、運輸等,每個位置都要合理安排好人。
最后陳延被自家爺安排了割稻子的活計。
主要是陳鐵柱也觀察了這個孫子一會兒,見他割得有模有樣的,速度還不慢,心里很是滿意,所以就給他安排了這個活計。
陳老三被安排了運輸稻子的活計。
白氏也是割稻子。
哦,陳川也被安排了割稻子的活計。
就連陳進寶、陳錦、陳芝芝三個小孩子都有自己的活計。
他們三個主要負責跟在大人后面,將大人收割時遺漏在田間的稻穗撿起來,收集到一起,避免糧食浪費。
偶爾幫大人傳遞鐮刀、繩索等收割工具,當大人的鐮刀出現磨損需要更換,或者繩索用完需要補充時,三人可以迅速將新的工具遞給大人,提高收割效率。
安排得那是明明白白的。
接下來,就是埋頭苦干。
陳延剛開始割的時候,還蠻快的,手腳越發的熟練,速度亦是越發的快速起來。
他還感嘆,這也不過如此嘛!根本不難!也不算累!
只是半個時辰后……
陳延艱難的直起身子,左手扶著酸痛的腰,右手拿著鐮刀的手控制不住的顫抖。
一臉麻木,雙眼無神!
陳延:已老實,求放過。
他收回之前那猖狂的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