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哥兒他爹,你來了,你們可吃了早膳?沒吃的話,去吃碗餛飩吧?”
“夫子不必客氣,我們來之前在家中已吃過了,倒是夫子和這位公子吃了沒?”
“我們已經吃過了,現在就等著大家到齊,一起去縣衙禮房了。”
幾人隨意的聊著。
很快,董明、孟非、趙百川三人到了。
不一會兒,一位身著青衫,腳蹬方履的中年男人笑盈盈的走過來。
“李兄,好久不見,別來無恙啊!”
“王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來來來,孩子們,這位是我咱們臨川縣的廩生王秀才,王秀才那可是咱們臨川縣數一數二的有才學之人。”
這話聽得王秀才眉眼間全是笑容。
“學生見過王秀才!”
“見過王秀才。”陳老三對于有學識的人總是格外的尊敬的,所以,也跟著一起打招呼。
“喲!多禮了不是,快快起來!”
眾人一起前往縣衙禮房報名。
來時已有許多人排隊,但陳延是誰,那也是和縣衙結下了不少情誼的人,尤其是這兩年,周縣令和王縣丞待他那叫一個好啊。
他們之間,已然不是全然的什么面子情,而是帶著幾分真心的走動往來,不然,周縣令也不會將自家遠房侄女介紹給了陳武。
果不其然,門房見到陳延,立刻上前小聲道,“小先生,縣令說了,您直接帶人去禮房側邊那里等候。”
“成,多謝了。”
“夫子,咱們走吧。”
李童生可是知道陳延和縣衙關系好的,甲班的人也都知道,延哥兒和縣衙有些來往,但是不知道關系竟然還挺硬,直接就讓他們走側門,剛才是那意思吧?
王秀才知道陳延,畢竟那一手出神入化的畫技讓人想不知道都難。
在臨川縣城,他的名聲很響亮。
沒想到他與縣令的關系竟如此好。
一行人跟著去了門房剛才說的地方。
幾乎沒有等待,很快,便開始了報名。
首先便是填寫親供。
童生要到禮房領取表格,認真填寫“親供”,內容包括自己的姓名、年齡、籍貫、身形、面貌特征等,還需詳細填寫三代履歷,即曾祖父、祖父、父親的姓名、職業、有無功名等信息,以便官府核實身份。
接著準備保結手續。
童生需找到同考的四名童生,相互具結擔保,即“五童結”,保證無冒名頂替、匿喪應試等違規行為。
同時,還必須找到本縣一名廩生作保,稱為“廩保”。
廩生要在保結狀上簽字畫押,確保童生身家清白、符合應試條件。
王秀才就是李童生代他們找的廩生。
然后就是繳納報名費。
按規定繳納二百文的報名費,作為考試組織等費用的開支。
最后核對信息。
一切報名信息確保準確無誤后,眾人才離開縣衙。
臨走時,陳延將自己的擔保費交給夫子,其余人亦是。
廩生擔保,是需要“擔保費”的,且“擔保費”往往不菲,一般三到十兩不等。
王秀才作為臨川縣城有名的秀才公,他的擔保費是八兩銀子一位,相較于其他廩生已經算是便宜的了,但因他與李童生是多年好友,所以他們每人只需要交六兩銀子便可。
一切弄完,大家伙一起去了一個環境雅致的飯館吃了飯。
請客者,陳老三是也。
因為心情好,再加上又是兒子的同窗和夫子,所以,他挺樂意和眾人打好關系的。
飯畢。
送完王秀才,眾人各自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