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大兒子這一句話直接將村長和村長小兒子說得沉默了。
是啊,這土匪也不是光就野棗溝一伙啊,那可是很多伙人啊!
這,幾人又開始憂慮起來。
村長眉頭皺得死緊,很快他又說道“縣令大人肯定也是想到了這一點了,他既然敢這般做,想必心中是有了計較的,咱們就等著縣令大人將這些禍患全部鏟除就行。”
村長兩個兒子點點頭。
老爹說得有道理,他們愿意相信這位新來的縣令大人。
畢竟,他能做出這剿匪的一舉動,說明也是真的要準備干點實事的,人家看著可比他們聰明太多了。
這些也不該是自已等普通老百姓該操心的事情。
這樣類似的談話在棗林縣各個地方上演著,陳延的名聲現在是完全扭轉了,之前他在百姓們眼中都是太年輕了,所以看著完全不靠譜。
而現在,他就是靠譜的代名詞,還是眾百姓口中好縣令,是他們棗林縣百姓的希望。
陳延對此一概不知。
他現在正忙著呢。
百姓們能想到的問題他自然也早就想到了。
昨晚上會最先對付野棗溝的土匪,那也是因為他們這一伙土匪是棗林縣最大的一窩,必須先將其鏟除,畢竟,他手中的人手若是一齊對付所有土匪,是完全不夠的。
即使在這一個月內,他已經讓宋典史在最大程度范圍內將招募了不少差役和民壯,也讓晏熙和陳武來訓練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初見成效,但對于早就龐大無比的土匪來說,這些還都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只能逐一各個擊破才行。
首先便是將最大的幾個土匪窩先干掉,然后那些小蝦米,留在最后再一起收拾。
因人員太少,能夠扛事兒的人也不算多。
所以陳延這段時間將晏熙和陳武以及高達等不忙的人全部都扒拉過來幫忙了。
現在,他正在和眾人商量著,入夜后再去將另外兩個較大的土匪窩一網打盡。
這兩個土匪窩分別是老井窩和歪脖子崗,這兩個地方,地勢易守難攻,是這兩幫土匪的老巢。
每個土匪窩大概有三百多人,算是多的了。
但比起野棗溝的五百多人,還是少了不少。
但,也是棘手的,因為他們差役加上招募的民壯目前也就只有不到三百人,想要成功抓捕,還需用些巧計。
他會這般快速的進行剿匪行動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早晚都得剿匪,再加上他手中也有一些可用的人手,比如晏熙等人,所以,陳延想著何不如現在就開始準備準備起來,開始動手。
大石村的百姓遇土匪搶劫,只是一個催化劑。
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縣衙的經費實在是堪憂,所以這才不得不將目光放到土匪身上去。
這些土匪窩在棗林縣附近盤踞這么多年,好些地主鄉紳府中時不時都要被造訪一番,路過的行人沒什么實力的更是不出意外,都要被打劫。
這些年下來,這些土匪窩里面的糧食和金銀細軟之類的東西定然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