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最高燃點溫度能達到1700度,而要制成鐵水所需要的溫度是1535攝氏度。
也就是說,只要有足夠的煤,并能夠造出上等的熔爐的話,是完全可以從鐵礦里面煉制出足夠的鐵水的。
到時,只需要再煉點木碳作還原劑,就能夠煉出鐵水了。
林寒帶著竊喜的心情往深山內越走越遠。
直到又過了半個時辰后,他才趕到了那片印象中的黑色石礫附近。
這里是一片斜著的懸崖之下,有點兒像大山上一座小山,看起來頗為陡峭。
林寒在這小山下挖了個雪洞,雪洞下便露出了一些帶著黑色石礫的層壁,上面還有一些枯的草木。
林寒沒猶豫,拿了根棍子,繼續往下挖。
這些黑色石礫已經有點煤的樣子了,但還不算煤。
他一直往下挖了半柱香時間,這時天寒地凍,他感覺自己整個人都快凍僵了,依然咬牙堅持。
因為越往下,黑色石礫越多。
忽然,他扣開一大塊雜著黑色石礫的黃泥后,一大片黑色煤層浮現在他眼前。
“哈哈!有了!還真是煤!”
他記憶中,這個時代的人還不懂得用煤。
畢竟,黃豐村這種偏遠村莊,知識水平極度不發達,村民們整天在為一日三餐發愁,不可能有什么科技創新精神。
更何況,就算知道了煤能燒,他們也沒那個興趣挖煤。
畢竟,黃豐村別的不多,山多,哪怕是公家的木柴都砍不完,何必費勁去挖泥尋煤。
敲石頭、挖礦的力氣用來砍木頭,不知道要輕松多少。
在這個年代,每個勞動者的每一分力氣都十分珍貴,誰也不會去做那些吃力不討好的事。
“這下,齊活了!”
帶著無比的興奮,林寒做好路線標記,然后快速下山。
他現在是真快凍壞了,山上本來就比山下冷得多,他都怕再硬抗下去,自己僵在這鬼山上下不去了。
好在花了一個多時辰,總算頂著風雪趕下了山。
以后要大量從這山上弄資源,說不得還得花精力搞條路,這又得花人力資源和時間、金錢成本。
心里算算賬,林寒也感覺一陣頭大。
從零開始的感覺,真是有點兒痛苦。
不過他有信心,至少眼下已經不用為生計發愁了。
很快,下山后,林寒連忙在屋子里烤火,好好暖和了一番喝了好些熱水后才恢復過來。
這時,李海柱前來匯報。
“老爺,按您的要求,我們已經把地基挖出來了,您看行不行?”
林寒出去檢察一番,滿意地點點頭。
這次,他開始全面指導監工。
有他這個專業人士在,這幫人有了主心骨,而且干活也賣力,廠房建起來速度非常快。
令一個白天的功夫,一個足有四百平方的大廠房框架便搭建起來了。
說是框架,其實就是拿一根根木材用火碳化根部做了防腐后,深深扎在地基里埋穩,圍了個正方形出來。
上面的三角形椽子還沒制作出來呢。
但這時,天色已經開始轉黑了。
“海柱,去叫夫人收攤吧。呆會兒吃了晚飯,還有麥子要磨呢!”
李海柱一擦汗,咧嘴露出憨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