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云沒有回偏房,而是轉身出了門。
他得去找里正買一塊宅基地。
清泉村不大,全村共三十戶,一百六十一口人。
村落建在兩座東西走向的大山中間,山間距從西向東逐漸縮小,最后合二為一,連成一個整體。
這條山谷由西向東分布著七八個村子,越往西人口越多。
清泉村在后半段,兩山的間距只有三里多寬,耕地面積少,人口自然也少。
好在山谷正中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大河,倒是解決了村民吃水的問題。
清泉村的村民就居住在河的兩岸,村子的南北方向都是田地。
李凌云出了門,朝著里正家走去。
里正家住在河對岸,李凌云跨過大橋再走個一百來米就到了里正家。
里正家的屋子也是氣派的磚瓦房,和李家不同,他家的所有房屋都是磚砌的,就連柴房都是如此。
倒不是說里正貪財,是因為里正的大兒子在縣里開了間食肆,生意還不錯。
李凌云上前敲響大門,來開門的是里正的小兒子趙文武。
趙文武今年十五歲,生的倒是孔武有力的樣子。
見來的是李凌云,他沒好氣道:“你來干什么,我們家不歡迎你。”
去年李凌云滿頭是血的回來,不明所以的村里人趕忙跑去找了里正趙清河。
趙清河趕到李家,見李凌云正在用涼水沖洗頭上的血。李家人都在院里看著,沒一個人上前阻止的。
趙清河與李凌云的父親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好友,自然見不得李成才這么對好友之子,便轉頭將李成才罵了一頓,還說要帶李凌云去鎮上醫館包扎。
可李凌云這個不是東西的玩意兒不僅不去醫館,還說自己的事不需要外人操心。
當時李大山當著村民的面譏諷趙清河,說有些人就是瞎操心,別人不需要的東西他非要給。
李凌云像個鵪鶉一樣杵在一邊,任由別人奚落從小待他不錯的趙清河。
趙清河氣李凌云懦弱,轉身出了李家。
雖然之后他讓人送了藥過來,但他本人卻再也沒過問過李凌云。
李凌云繼承了原身的記憶,自然知道這件事。
原身當時之所以那么說,全都是李大山威脅的。
當初他回到家里,劉氏看到他滿臉的血,劈頭蓋臉將他罵了一頓,說他耽誤了掙錢的時間。
還是李凌云拿出大戶賠的一兩銀子,一家人的臉色才好了一點。
李大山聽到外面村民說要去找里正,知道趙清河一會兒要來。
怕他來了之后帶李凌云去鎮上抓藥花錢,便威脅李凌云說不準跟著趙清河去醫館,否則回來揍死他。
李凌云膽小慣了,自然不敢跟著趙清河走。
這才導致趙清河被一個小輩奚落的事發生。
李凌云朝著趙文武尷尬的笑了笑,說道:“小武啊,我來找趙叔說點事,他在不?”
趙文武瞪了他一眼,氣沖沖道:“我爹不在,你不要再來我家了。”
虧他爹前幾年還一直拿家里的吃的給李凌云,卻沒想到他是這樣的白眼狼,眼睜睜的看著他爹被人奚落卻連個屁都不敢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