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過早飯后。
李凌云將長刀掛在腰側,拿上弓箭,背著背簍出門。
他剛出去,安寧也背著背簍跟了出來。
李凌云皺眉:“你出來做什么,快進去,我中午的時候就回來了。”
安寧搖搖頭:“這個家是咱們兩個人的,自然得兩個人一起努力,我跟你一起上山,就算遇上什么事也好有個照應。”
李凌云要上山,她其實是不贊成的,南面的山也就罷了,雖然長,但是寬度有限,遇上大型猛獸的幾率很小。
但是北面的燕嶺山脈實在太大了,里面有不少猛獸。
時常有野豬或是狼下山覓食,每次下山都會造成人員傷亡。
去年大前村更是來了一只猛虎,咬死了兩個人。
要不是里正帶人舉著火把嚇跑了它,可能會有更多人傷亡。
村里都如此危險,更不要說是山里了。
自己跟著,還能時刻提醒他,不讓他進山脈深處,若自己不跟著,這人萬一莽莽撞撞的闖進深山,再遇到危險怎么辦?
李凌云見她堅持,只好返回去鎖上房門,又將匕首遞給她,這才朝著北面走去。
南面的山已經被村里人光顧過不知道多少遍了,山上剛長出來的野菜都沒剩下幾棵。
李凌云上山不僅是為了鍛煉自己,也是想著能采點山貨賣錢,好緩解家里的窘境的。
所以他沒打算去南山。
北面的燕嶺山脈雖然危險,但是正因為危險,上山的人才不多,他找到山貨的可能性相對來說要大很多。
他原本的計劃是朝里面走走,他手里有弓箭和刀,只要不深入山腹,遇到一般的野獸還是有自保能力的。
可現在有安寧跟著,他便打消了往里走的計劃,就在山腳附近轉轉行了。
村子到山腳要穿過一片農田,之后再走個五十多米就到山腳下了。
越接近山腳,地上的草長的越高,李凌云拿著長弓撥拉著草叢,以免不小心踩到過路的蛇。
五十來米的距離,哪怕是小心翼翼的走,也僅用了七八分鐘的時間。
安全抵達山腳后,兩人朝著山上走去。
在穿越過來之前,李凌云看到過這樣一條評論,說古代時樹木很稀少,因為樹木基本上都被人砍去當柴燒了。
直到來了這里他才發現,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如此。
就比如說這里,南北面的山上都有不少樹木。
朝廷在劃分村子的范圍時,將山頭也分給了各村。
村里人砍柴都是在自己村子的地界上砍,若越了界,不被人發現還好,發現了總是要理論上幾句的。
而且人們在砍柴的時候也不是將整棵樹砍倒,而是砍樹的枝干。
除非樹死了,你才能砍了帶回家,否則,即使你要建房子用木材,也得跟里正講,得到里正的允許后才能砍伐。
并且,光砍是不行的,每砍一棵樹,你還得栽種一棵小樹苗作為補償。
人們不懂環保,但卻知道,若只砍樹不種樹,那么村里的樹木遲早會用完,到時候連燒火做飯都會成問題。
所以,這里哪怕是在山腳下,也長著不少樹木。
當然,這里的樹木之所以有這么多,除了人們細水長流的保護意識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里的人口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