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趙清河帶著四個村里人來給李凌云家修廚房,順便讓人將那幾根木材搬到了村里張木匠家,張木匠用他家曬好的木材給李凌云做了兩張門,一張安在了廚房,另一張安在了大門上。
幾個人忙活半天就搞定了門和墻的事。
安寧做了頓豐盛的午飯招待了里正和那幾個來幫忙的人。
飯桌上有白花花的大米飯,還有菜有肉,大家吃的很滿足。
等那幾個人走后,李凌云問趙清河,怎么會帶人來給自己修屋子。
趙清河將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
昨天趙清河回來后召集村里人開了個會,說李凌云幫村子消除了野豬的威脅,如今他有傷在身,家里的活兒沒法干,希望村里能出幾個壯勞力幫他把屋子和門修一修。
這幾個人便自告奮勇的站了出來,說李凌云保護了大家,是該幫人家把屋子修好。
有人嗤笑他們有精力沒處使,也有人覺得去幫李凌云干活兒不如去地里伺候莊稼,畢竟莊稼伺候好了是自己的,幫李凌云能有什么好處?
那幾個人沒理會大家的嘲諷,跟著趙清河去山上砍了三棵樹,準備曬幾天后用來做門。
張木匠說他家有曬干的木頭,可以先給李凌云家用,趙清河便帶著人過來了。
李凌云聽完心中有些感動。
柳縣的百姓苦,地里的莊稼一年一熟,比不上南方一年兩熟的收成,這里又地處邊疆,時不時會有外族過來劫掠。
老百姓生活艱難,自然心思就多,哪怕清泉村只有三十來戶人家,依然有許多勾心斗角的事發生。
可即便這樣,村里還是有一些心地善良的人的,也正是有這些人的存在,才不至于讓整個村子變成人情稀薄的落難地。
之后的幾天,他白天在家曬太陽,到了晚上的時候,就在柴房挖地窖。
孫家有地窖,但那個地窖就在院子里,幾乎人人都知道位置,和平時期還好,若遇上荒年或者世道不太平,那里面藏著的東西很容易被人搶走。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他便想著在柴房偷偷挖個地窖,以后將多余的糧食和賺的銀子什么的都藏在那里。
柴房一般沒人光顧,哪怕有人進去,地窖口堵上木柴,又有誰能想到柴火下面有一個地窖呢?
不是李凌云杞人憂天,而是他隱隱有種感覺,這營州的天怕是遲早會變。到那時再挖地窖怕是來不及了。
五天的時間,一個長三米,寬兩米五,高兩米的地窖就挖好了。挖出來的土李凌云也沒有浪費,全部做成了土磚。
這幾天李凌云讓趙文武去南面山上幫他砍了不少小腿粗的椽子曬在院子里,等地窖挖好后,他用柴火將椽子里還沒蒸發干的水分烤了烤,把外表烤黑后拿到柴房給地窖上頂。
一層椽子一層土磚,上面又抹了一層泥巴,如此算是大功告成。
等過幾天他去縣城的時候買點熟石灰回來往地窖里一撒,防蟲不說還能干燥地面,到了那時,這個地窖就可以用了。
第七天的早上,李凌云拄著拐杖去地里澆水。
有人看到他拿著鐵鍬慢悠悠的下地,忍不住問道:“凌云啊,你身上的傷還沒有好,怎么就下地干活了?”
李凌云笑笑:“沒辦法啊,地里的麥苗再不澆水就要干死了,糧食就是咱的命,在收成面前這點傷又算得了什么。”
那人點點頭,沒再說什么。
李凌云說的沒錯,糧食就是他們的命,只要還沒有死,就不能耽誤了莊稼。
李凌云見他沒懷疑,不由得松了口氣。
他也怕村民會懷疑他沒病裝病,可是沒辦法,地里的麥苗正在抽穗,這時候不能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