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九年九月三十,柳氏的車隊在柳小五的帶領下再次來到了巫閭守捉城。
當他看到外面那熱火朝天的挖地基的場景時,驚的張大了嘴。
李凌云居然真的在擴建守捉城,而且還擴了好幾倍!
這么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只要稍稍將城墻加高一點就可以了,干嘛要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擴建?
就算將城池建設的再大,沒人來住還不是沒什么用嗎?
這個地方和渤國只隔著一座山的距離,對方若是選擇入侵大夏,這座城是最先被攻占的,這里又離徐縣柳縣那么遠,沒人愿意來這里。
李凌云選擇在擴建城池這種沒用的東西上浪費錢糧,可真是不太明智的選擇。
李凌云正在視察眾人挖地基的情況,見柳家車隊過來,知道他們是來拉鹽了,便拍拍手上的土上前迎接。
“柳管事,這次由你負責接貨啊,快里邊請。”他說著將車隊往城內迎。
柳小五回了個請的手勢,兩人一同朝城內走去。
邊走他邊說道:“小姐去魏州了,讓我來接貨,李守捉,不知這次有多少貨啊?”
李凌云笑道:“不少,足有一萬斤。”上次柳初月離開后,李凌云又找了幾位比較可靠的人來制鹽,產量上有所提升。
柳小五眼神一亮。
上次的鹽被小姐帶去了魏州,聽說價格異常的高,到了一鹽難求的地步。
前幾天小姐來信,讓他們快點去巫閭守捉城接貨,并讓他轉告李凌云,希望能多生產一些鹽出來。
他還準備催一催呢,現在看來,不用自己催,李凌云自己就增加了人手。
不過一萬斤看似多,實際上也沒多少,還得加緊時間制取更多的鹽才行啊。
想到這兒他對李凌云說道:“李守捉,一萬斤還是有些少,小姐的意思是,希望你能加派人手,生產出更多的貨來。”
雖然大夏現在風雨飄搖,很多老百姓都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但是有錢人同樣多如過江之鯽。
一萬斤鹽連魏州都不夠分呢,更不要說全國了。
李凌云一聽便明白了,柳家應該在鹽上賺了不少。
不過他也沒感覺嫉妒,自己沒有銷路,私自將鹽帶到關內販賣的話很難找到不被人覬覦的辦法。
而現在,自己只負責生產,生產出來的貨直接賣給柳家,他們負責分銷,這是一種共贏的方法。
李凌云本想留柳小五吃飯,但他說柳初月要貨要的急,他得快點回去。
李凌云無奈,只好將人帶去了制鹽的地方。
已經制好的鹽有一萬零五百斤左右,柳小五連零頭也沒放過,全部讓人抬上了馬車。
一萬零五百斤鹽總共三千一百五十兩銀子,這次柳小五又運來了一千石糧食,花費一千兩銀子,他結算了剩下的錢,然后又匆匆忙忙的離開了守捉城。
離開之前他思索良久,還是小聲道:“李守捉,擴建這城不劃算,不如將原來的老城墻稍稍加高一些,這樣能省下不少錢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