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既然這么快就知道自己將鹽賣給了其他人,說明他們在渤國有生意,既然能將生意做到渤國,那和契丹、兮等草原民族肯定也有貿易往來,弄些羊毛過來并不難。
營州的冬天十分漫長,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氣能將人凍死。
鐵礦、磚廠和青石礦不能停工,李凌云還打算帶人挖渠,將北山那邊的水引過來。
這些活兒都需要在戶外完成,若沒有一件保暖的衣服,干活兒的人怕是要被凍壞。
所以李凌云打算買羊毛做些保暖的衣服提供給大家,讓他們在冬天繼續給自己當牛馬。
這事兒確實不難,柳初月想都沒想便答應了下來,為此,李凌云表示,他可以催一催生產鹽的人,爭取在明天中午之前再生產出四千斤鹽來。
柳初月在城內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帶著人和一萬兩千斤鹽離開了。
臨走,她朝李凌云說道:“李守捉,頂多五天,就會有人送一批羊毛過來,你先用著,剩下的最晚在大雪封路千送到。”
李凌云點頭:“有勞柳小姐了。”
柳初月深深望了他一眼,轉身上了馬車。
車隊緩緩開動。
李凌云站在城門前,等柳初月的馬車漸漸遠去后,轉身回去了。
柳初月這次來,送來了一萬斤糧食和兩萬兩千兩白銀,這些錢糧夠城內的百姓度過這個冬天了。
可李凌云并沒有放松,守捉城周圍能用來耕種的土地太少了,哪怕城外那片地整理出來,前兩年也不會有多少收成。
要想解決城內百姓吃飯的問題,還得從外面運大量的糧食過來。
從渤國換糧存在一定的風險。
萬一哪一天兩國再次發生戰爭,那就沒辦法從那里換取糧食了。
還是得想辦法解決船只的問題,好去安南那邊啊。
當然,這事兒不是現在的李凌云該考慮的,他現在要考慮的是,該給大伙兒發工資了。
十月二十八日,柳初月答應的羊毛送來了,李凌云立刻安排紡織組的婦女們開始清洗羊毛,紡織毛線。
十月三十日,林平照例去峰谷口,回來的時候帶來了一萬擔糧食。
除掉買粗鹽等必需品花掉的銀子,李凌云手上如今有兩萬三千兩銀子,這些銀子夠給大伙兒發餉銀了。
十一月五日,伴隨著呼嘯的寒風,巫閭守捉城城墻竣工。
十二米高的青灰色城墻恢宏大氣。
東西南北各有一座巨大的城門。厚重的鐵包木大門看起來十分莊嚴,李凌云在城門上用料十足,重量驚人的大門得需要好幾人才能推動。
城墻上的一應建筑都還沒有開始建造,如今這天氣已經不適合使用混凝土了,只能等明年開春的時候再修建城樓,箭樓等建筑了。
城墻完工的第二天,他給所有人放了一天假,包括各處礦山上被提前叫回來的人。
一大早,近四千人聚集在外城那空曠的土地上,一個個眼神熱切的盯著前方的李凌云。
李凌云的面前放著好幾口大箱子,箱子里是他去徐縣兌換的銅錢,按一千個銅板一吊串好堆在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