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這被眾人護衛著的白胖男人是誰,原來是盧龍軍監軍韋長益。
他雖然沒見過此人,但卻聽過他的大名,此人十分貪婪,不僅貪財,還貪權。
若不是安山將盧龍軍和長隆軍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此時營、平兩州怕已經沒他說話的份了。
只是……這老匹夫怎么會來這里?
韋長益開口:“無妨,本監軍此次前來,是來送朝廷的任命文書的,李守捉,接旨吧。”
李凌云帶著身后眾人單膝跪地:“微臣接旨。”
韋長益展開手中明黃圣旨,用略微尖細的聲音讀了起來。
“大夏皇帝詔:營州柳縣排頭營武卒李凌云,率領麾下剿滅山匪、平定叛軍,忠勇為國,其心可嘉,特下詔嘉賞,封李凌云為致果校尉,賜錢二百貫,帛十匹,領巫閭守捉城守捉使,統領城內一應事務。”
“趙文武、伍素、那木封仁勇校尉,賜錢二十貫。其余武卒皆賜錢一貫。望爾等戒驕戒躁,履職盡責,保我大夏邊疆穩固,護我大夏百姓安寧。欽此。”
他宣完旨后將詔書遞到李凌云面前:“李守捉,接旨吧。”
李凌云抱拳:“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
三個月前,他剿滅山匪后又在馬懷驛剿滅了一股叛軍,當時安山給自己封了個從七品上的翊麾校尉。
節度使有權給手下將士敕封官職,但是一般情況下還是會給朝廷發去請封書,象征性的征求一下意見。
幾十年前,朝廷還會仔細考察節度使遞交的請封書上的人,實在不合適的還會適當的進行駁回。
但是這幾年,朝廷勢微,完全沒能力管控這些擁兵自重的邊鎮守將,有些人心情好了就給朝廷發張請封書,心情不好了,就直接自己任命手下官員,至于朝廷同不同意,完全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
李凌云知道安山向朝廷遞交了請封書,上面除了自己的姓名和請封的官職,還有楊浩等許多參與戰斗之人的名字。
只是,安山當時給自己的官職是從七品上的翊麾校尉,圣旨上怎么變成了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
不等他細想,就聽韋長益意味深長道:“沒想到李守捉在京城里有人吶,居然能讓朝廷駁回安節帥的請封書,反而升任你為致果校尉。”
李凌云心中一咯噔。
奶奶的,這下安山怕是要將自己當成朝廷的人了。
這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啊。
他現在在安山的地盤上,歸安山統領,朝廷卻越過自己的上級,直接將自己的官職向上提了兩級。
換成誰,心里都會不舒服,安山被朝廷駁了面子,肯定會更不舒服。
以后怕是沒法安心茍在大后方猥瑣發育了。
也不知道是誰這么“好心”,在那里火速提拔自己。
他心中隱隱有所猜測,這事兒怕是和柳家宗族脫不了干系。
也不知道這位大人物是真不知道這么做的后果還是在故意為之。
他站起身朝韋長益說道:“監軍誤會了,我一介武夫,哪認識京城的大人物啊,監軍舟車勞頓遠道而來,還請進城歇息歇息。”
韋長益擺擺手:“不著急,李守捉和將士們的賞賜還沒發呢。”
他身后的騎兵紛紛下馬,從馬背上的褡褳里取出布帛和一串串銅板,提著站在了韋長益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