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說大伙兒都愛干活兒,實在是李凌云給出的獎勵太誘人了,干的好的可是有實打實的金錢獎勵,誰都想領賞,自然就愿意好好干。
這條渠對守捉城來說很重要,李凌云在設計的時候將渠的寬定在了十五米,深定在了六米。
這個寬度和深度以目前的發展來看完全超標了,就連流經清泉村的那條大河都沒有這么寬!
哪怕這條渠修好了,也沒有這么多水流過來。
總不能他將所有的水都截胡,讓下游的百姓沒水可用吧。
但李凌云卻然決定修這么寬這么深的水渠。
這條渠除了滿足守捉城內百姓的日常用水和灌溉農田所需,李凌云對它還有另外的期待。
從守捉城往南,一直到大海入海口處都沒有村莊,開荒開到盡頭便是連綿的丘陵,這條河可以穿過彎彎曲曲的丘陵,直達海口。
也就是說,假以時日,船只可以直接從守捉城抵達海口。
此時將渠修寬一些,將來就不用受徐縣和榆關的鉗制,不管需要人還是貨都可以直接從海上運回守捉城。
至于水量不足的問題,到時候將流經渤國的水截流一部分過來,問題就能解決了。
當然,這些都不是現在的他需要思考的問題,他現在只需將大河的水引一部分過來,用于居民用水和灌溉農田即可。
柳初月見他開完荒地又開挖溝渠,心中不禁嘀咕,這人也太能折騰了,大冬天的都不讓人休息。
不過她也知道,趁著天氣還沒到最冷的時間,能多挖一點也是好的,明年開春,大家就不用搶時間了。
她在城內待了一天,等李凌云將制好的精鹽送到城外后,這才離開了守捉城。
這次的精鹽依然是一萬斤,但這次李凌云沒收銀子,而是選擇和柳家合作,將這批精鹽運到安南去,從那里換取糧食回來。
李凌云手上沒有船,但柳家有,李凌云負責出貨,柳家負責出船,換來的錢糧兩家對半分。
這事兒柳初月其實早就想干了,但是之前帶走的精鹽幾乎都被柳家拿去賣或送給夏朝有頭有臉的人了,能帶著出海的量實在太少。
她原本打算,來這里開完店鋪后,順路帶走這月的精鹽,用這批精鹽打開安南市場,狠狠賺一筆。
誰知李凌云卻說,這次的精鹽不賣了。
她原本還有些擔心,但聽李凌云要和自己合作,從安南那邊賺取錢糧后,她立馬便同意了對方的想法。
柳初月匆匆的來,在守捉城待了一天后,又匆匆離開。
他的離開并沒有驚動百姓,卻讓軍營內的某人眼中多了絲探究。
自從柳初月帶著人入駐守捉城后,邵旭就一直在盯著她的動向。
他來守捉城之前,安山叮囑過他,多加留意去守捉城的人,看是否有朝廷的人喬裝打扮來給李凌云送糧草。
安山還特意叮囑,說柳家和李凌云之間有舊,柳初月偶爾會派人去守捉城內送糧,讓他盯著點,查清楚柳家和李凌云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
所以從柳初月來守捉城的那一刻起,他便注意著對方的動靜。
柳初月始終沒有什么異常,仿佛就真的是來開鋪子的。
他以為兩人之間就是普通的合作關系,但是柳初月在離開前,卻帶了好些個布袋離開。
守捉城內如今什么都缺,貨物只有進的可能,又怎么會從守捉城內帶走東西呢?
她帶走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