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口支了近百口大鍋,流民們在士兵的引導下分散開來,每口鍋前排了七八十人。
打飯的士兵將粥碗舀滿遞給前面的人,然后讓他去最后面排隊吃粥。
得到粥的人滿眼歡喜的邊吸溜碗邊邊往后走,還沒有輪到的人頭昂的高高的,翹首以盼的望著前面。
有軍隊的震懾,流民不敢搗亂,老老實實的排著隊。
這批流民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男人女人和老人都是一人一碗粥,小孩子只有半碗。
倒不是李凌云不舍得讓他們多吃,這些人長時間沒吃東西,腸胃很是虛弱,若一下吃的太多,怕是會傷了身子。
眾人吃飯的時候醫舍的大夫和學徒下去給有傷病的人診脈。
大部分病情嚴重的人都是餓的,一碗粥下肚,身子骨好了大半。
少數病情嚴重的被抬到一旁,由大夫進行診治。
吃完飯后,先前的那老者朝李凌云跪下,語氣哽咽的開口:“草民謝過大人活命之恩。”
他周圍的流民見狀,學著他跪伏在地,也揚聲大喊:“謝大人活命之恩。”
李凌云上前扶起那老者,語氣親切道:“老人家快請起,大家都起來吧。”
老者顫巍巍的起身,淚眼婆娑道:“大人心善,老朽卻誤會了大人,差點引發不可挽回的后果,老朽慚愧啊。”
李凌云見周圍的流民都對這老者很是信服,便笑著開口:“老人家莫自責,你這么做也是怕百姓受騙,本官能理解。對了,不知老人家如何稱呼?”
“老朽姓擺名勝,今年六十有一,大家都稱我擺老頭,我身后這三百六十一人都是擺家村的村民,咱們村是集體逃亡的,在魏州附近的山溝里遇到了小武將軍,他說若跟著他走,便能吃飽肚子,咱們便跟著來了。”
李凌云了然。
怪不得大家都以他為首,原來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
像擺家村這樣全村一起逃亡卻能不走散的很是少見,這樣的村子大多都很團結。
這對李凌云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方面是,只要帶頭的人聽話,這些人就出不了什么亂子。
壞處同樣也如此,小團伙太過團結,對管理者來說也是一件頭疼的事,因為只要有一個人的利益受損,他們便會聯合起來為那人聲討。
不過目前這事兒還是好處大于壞處的。
他朝擺勝說道:“既然如此,擺老就辛苦辛苦,幫著民政處的人管理好擺家村眾人吧。”
擺勝點頭:“既然大人信任老朽這把老骨頭,那老朽就卻之不恭了。”
李凌云讓民政處的人來這邊登記擺家村村民的信息。
民政處的人手不夠,李凌云從軍營里抽了二百識字好的士兵過去幫忙。
人群忙碌到太陽下山,才將所有人的信息都登記完。
這批流民一共七千一百人,成戶的六千人,獨身一千一百人。
因為接收的大多是整個家庭,所以女人倒也不少,足有兩千多。
倒是那一千一百獨身的基本上都是男子,大多都是二三十的青壯年,老人和孩子很少。
在這世道,老人孩子和女人幾乎無法單獨生存。
亂世中,他們不是淪為別人的玩物就是變成了強者的口糧。
李凌云讓趙清河和沈新遠根據名單,將整村一起來的分在一起,從中選出一位德高望重者協助兩人管理流民。
以家庭為單位過來的,將住址較近的幾個家庭分成一組,同樣挑一個人出來協助他們管理流民。
至于單身漢,全部打亂后按五十人一組分。
分好后眾人在士兵的帶領下去剛建好的茅草屋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