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泛白之際,哈爾朗帶著五萬大軍快速出發,朝著營州方向去了。
等他走后,李凌云以為呂蒙會繼續攻城,可對方卻只是讓人將整座城圍了,并沒有繼續進攻。
李凌云樂得他這么做,將士們累了一晚上,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了。
他讓士兵輪流靠著城墻補覺,又讓人去伙堂催了催,讓伙堂的人快些將士兵們的早飯送來。
這天之后,白熱化的戰場冷卻下來,雙方達成協議,渤國士兵靠近城墻收殮己方戰死士兵的尸體,拉到巫閭山腳下焚燒,李凌云不得讓人攻擊他們。
如今天氣已經熱了,上萬具尸體堆在城墻下,要不了多久就會腐臭,一旦沒人處理,便會引發瘟疫。
敵軍想收殮己方士兵的尸身,李凌云不想讓守捉城內的軍民染上瘟疫,雙方經過“友好”協商,就如何處理城下的尸體達成一致。
李凌云同意呂蒙派人來城下收殮尸體,并保證不會攻擊他們,但是死者身上的甲胄得給他留一半。
起初呂蒙并不同意李凌云的提議,還說若不讓他們收斂戰死士兵的尸首,那他們也不會讓守捉城內的人出來收取戰利品,一旦有人出現他們就會將對方射殺。
還說就讓尸體在城下腐爛,到時候爆發了瘟疫導致城內的人死光了才好,他們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占領整座城池。
呂蒙的意思很簡單,你不讓我收殮死者尸體,那我也不讓你的人收死者身上的甲胄,尸體腐爛就腐爛,看最后著急的會是誰。
他篤定李凌云不敢讓尸體一直放在城下,所以才這么說。
可李凌云不慣著他,直接讓人往城下撒了火油,作勢要將下面的尸體全燒了。
呂蒙見狀,只能咬牙同意了李凌云的要求。
城下戰死的全都是他們渤國的士兵,若讓李凌云在他眼皮底下一把火燒了兩萬多人的尸體,那他就不用回去了,回去也會被朝廷和死者家屬問罪。
雖然現在收殮尸體最終也只是帶回他們得骨灰,但至少可以讓還活著的士兵認領他們尸體,將他們的骨灰和身份令牌送回各自的家中。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收殮尸體可以帶回一半的甲胄,這些甲胄可以分給沒甲穿的人,武裝自己手里的士兵。
于是乎,雙方便達成了協議。
李凌云讓人看著敵軍收斂尸體,每收斂兩個身穿甲胄的尸體,便要將其中一副甲胄脫下來綁在吊繩上,由守軍拉上來。
兩天時間,雙方就在忙這事兒。
兩天后,戰場清掃干凈,李凌云獲得了三千副甲胄。
它讓人將甲胄清洗過后又用沸水煮過,然后分給了城內的士兵。
虎嘯營的士兵本就著甲,沒有甲胄的也就是還沒拿到李凌云獎勵甲胄的老兵和后來征召的輔兵。
這些人加起來也就三千人,除掉已經獲得甲胄的人和戰死的士兵,剩下的人只有兩千多,三千甲胄分完后還剩了近一千套。
這也算是解了李凌云的燃眉之急。
哈爾朗離開的第三天早晨,城外傳來消息,徐縣和柳縣紛紛城破。
徐縣縣令在敵軍攻城的第二天選擇了開城投降,柳縣城防軍在和敵軍交戰一天一夜后被敵軍撞開了城門,縣令楚賢和城防軍指揮使楊浩以及僅剩的二百城防軍全部被俘。
這個消息還是從圍城的敵軍口中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