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眾將士領完銀子,時間已經到下午,眾人以為今天的事到此結束了,沒想到李凌云卻繼續說道:“這次守城成功,除了士兵英勇作戰,和鄉親們積極參與后勤工作也由很大的關系,所以,本守捉決定,所有參與守城的鄉親都能領取一石糧食作為獎勵。”
他話音剛落,幾十輛馬車便從西城門內走了出來,馬車上裝著的都是一袋袋糧食。
城內百姓見狀,立刻歡呼起來。
他們著實沒想到,李凌云居然會給他們發放獎勵。
畢竟,他們也只是幫忙搬了些擂石滾木之類的東西,婦女們更是只幫忙煮了幾頓飯,幫著將士們縫補了一下鞋襪罷了。
他們覺得自己的貢獻不足以領取獎勵,可大家又舍不得一石糧食的誘惑,只能一邊自責一邊歡歡喜喜的上前領取糧食。
那些戰亂之時躲在家里沒出來的人這會兒悔的腸子都青了。
戰爭來臨時他們選擇躲起來,現在便錯失了領取糧食的機會。
那可是一擔糧啊!
一擔糧放在關內能賣到三兩銀子以上,哪怕是在守捉城內,也能賣一兩五錢銀子!
虧了虧了。
眾人眼神熱切的望著身邊人上前去領糧食,雖然覺得李凌云這么做有些厚此薄彼,卻也不敢說什么他不公平之類的話。
等眾人領完糧食,李凌云繼續說道:“凡是跟著李指揮上山伏擊敵軍的守捉城百姓均可領兩石糧食和一兩銀子,是守捉城百姓的礦場人員可以上前來領取錢糧了。”
他這話一出,臺下人群瞬間寂靜。
這是什么意思?
只有屬于守捉城的百姓才能領嗎?
可是,跟隨李小山上山的,除了擁有守捉城身份牌的百姓,還有好幾百贖罪的人,他們當中除了二狗子,剩下的都還沒有獲得守捉城頒發的照身貼,不算守捉城的百姓。
李凌云的意思是,這筆錢糧只有守捉城百姓有,那些從柳縣來的贖罪的礦工卻有?
一時間,眾人懷著各樣的心思偷偷望向那幫特殊的礦工,眼中的情緒各不相同,有人同情有人冷漠,有人幸災樂禍,也有人為他們不值。
都是跟著李小山上山伏擊敵人的,怎么別人都有獎勵,就他們沒有?
難道就因為他們有罪在身嗎?
盡管知道自己是戴罪之身,不應該奢求和城內百姓擁有同等的待遇,但是聽到李凌云的話,眾人的眼中還是不可避免的流露出絲絲失望。
甚至有人為此紅了眼眶。
他們跟著李小山爬上高峰時,想的都是如何盡可能多的殲滅峽谷里的敵人,確保守捉城的安全。
雖然很多人也曾幻想過,若這場伏擊戰打的漂亮,李凌云可能會給予他們一些獎勵,說不定還會給他們減刑。
可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