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各將士的賞賜,朝廷還送來了三萬石糧食和三兩銀子,說是給李凌云組建軍隊用。
這些錢糧組建一支兩萬五千人的隊伍是遠遠不夠的,趙德福似乎也明白這個道理,他怕李凌云有怨言,悄悄將李凌云拉到一旁小聲開口。
“李將軍,還望你能體諒朝廷的難處,說實話,朝廷現在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就這些錢糧還是柳相力排眾議為您爭取來的,否則,怕是連一半都沒有。”
李凌云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這人對自己態度十分溫和,原來是柳相身邊的人。
柳家和自己生意牽連越來越廣,如今兩家不僅有食鹽生意,鐵和水泥也通過柳家的手銷往全國各地。
柳家用李凌云提供的東西賺的盆滿缽滿,李凌云則通過柳家積攢了擴兵的資本,雙方可謂是各取所需。
趙德福之所以點明此事,重點不是告訴李凌云朝廷有多艱難,而是想告訴李凌云,柳家在他升官這事兒上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李凌云自然是好好感謝了一番柳相。
趙德福并沒有在守捉城久待,只休息了一晚就回去復命了。
李凌云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一行人,臨走給所有人發了十兩銀子的辛苦錢,給趙德福封了個千兩的大紅包,又托他將一根五百年份的山參獻給柳相,以表達自己對他的感謝。
趙德福笑瞇瞇的接過,寒暄一番后帶人離開了。
趙德福走后的第二天,趙文武回來了。
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近兩萬流民。
這批流民比之前來的那一批還要落魄,那深深凹陷的臉頰和枯瘦如柴的身體讓李凌云覺得他們去演喪尸片里的喪尸都不用化妝了。
好在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都是青年人。
只是這些青壯由于長期吃不飽肚子,身子有各種各樣的毛病,還得慢慢養養才行。
凌云讓人開倉放糧,待這批流民休整了一旬時間后才開始征兵。
征兵伊始,流民很是抗拒入伍,都希望留在城內做工來換口飯吃。
李凌云見此讓人在城里宣傳當兵的福利,待眾人了解了士兵的待遇后,都開始爭著搶著要參軍。
流民都想參軍,李凌云卻不可能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不符合要求的人就算進了兵營,也只是一群臭魚爛蝦,沒有用不說,還會拉低營內各軍水平。
所以,即使李凌云急需大量士兵,選人時依然嚴格。
這批流民中有七八千青年,但符合要求的只有五千人,李凌云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只招收了這五千人。
這些青壯都是趙文武篩選過一遍的,所以再次選拔才有五千人通過的結果,否則,七八千人里面肯定選不出這么多人來。
守捉城內參軍熱情高的不僅是流民,城內百姓的熱情更加高漲,吵著鬧著要參軍,攔都攔不住。
如此,居然又選出了兩千人。
這個數字意味著,城內年齡符合的男丁基本上全都報名入伍了。
李凌云原本想著每一家至少要留下一個男丁傳遞香火,可架不住百姓硬要入伍,沒辦法,他只好同意了大伙兒的請求。
新來的流民很不理解大家為什么要爭著搶著當兵,當兵可是會死人的,難道他們不怕死嗎?
直到有個臭小子抱著一大包銀子出來給大家展示,說這是他大哥當兵一年的收入,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要是當兵能一年掙上百兩銀子,戰死后家眷還有人養的話,他們也愿意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