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退了,夏國兵卻并未休息,而是忙著加固關門。
這道門的質量實在堪憂,等下一次敵軍來襲,怕是要堅持不住了。
伍素望著往門上加粗木栓的士兵,問楊浩:“楊都尉,上次運過來的水泥還有剩余嗎?直接用水泥將這道關口封了,那樣的話敵軍就進不來了。”
楊浩搖搖頭:“哎,沒了,原本修葺完關墻還剩一點,可惜咱們保存不當,放在外面淋了雨,等我們發現時,水泥已經結塊,不能用了。”
眾人只能搖頭嘆息。
沒有水泥,就只能用粗木石料什么的頂一頂了。
李凌云有些擔憂的開口:“咱們的人太少了,就算將關門堵上,敵軍也可以從關墻上殺進來,還是得將這里的情況盡快通知節帥,讓他派人來援才是。”
楊浩嘆口氣:“我已經派人去找節帥了,可我聽說單畢正率領契丹大軍在河北道劫掠,三天前和節帥在幽州遇上了,雙方展開了一場小規模的戰斗,雙方互有傷亡,此時兩方已停戰,正在幽州相互對峙。”
“契丹人就等著節帥率軍撤退呢,如此他們好從后方展開追殺。而且我聽聞,有一支敵軍騎兵在盧龍軍后方活動,若節帥派出援軍,對方怕是會進行襲擾。”
“如今我也不清楚咱們有沒有援軍,一切得看節帥如何抉擇。”
李凌云認為援軍是一定會來的,營州是安山的老巢,他絕不會讓營州出現任何意外。
只是這援軍什么時候來,來多少人,這些都是個未知數。
若來的太晚,營州不知道能不能守住,燕嶺關是一定守不住的。
想到契丹此次出兵的計策,他開口問楊浩:“楊都尉,對于游傲此人,你了解嗎?”
契丹人被夏國稱為蠻夷,這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們不事生產,在作戰時也不考慮戰術問題,比起戰術,他們更喜歡直接沖鋒。
他們自信,大軍的鐵騎勝過一切戰術。
可就是這樣的民族,卻在此戰中選擇了聲東擊西之策,還知道派一隊人在后方攔截可能的援軍,他對想出此策的游傲有些好奇。
楊浩見他問起游傲,摸了摸下巴上短短的胡須,低聲道:“游傲此人原本是大夏人,三年前,他爹游晦還是大夏的丞相。”
“時年游晦被人誣陷通敵,皇上聞言震怒,下令夷其三族。游家在京師的一十八口人一夜之間全被處死。”
“當時游傲正在媯州任刺史,得知此事上書為父申冤,可皇上并未理會他的奏折,反而命人去媯州將游傲抓捕歸案。”
“游傲見申冤無望,知道自己被抓回長安就只有死路一條,便連夜收拾細軟投奔了草原大丹部。”
“雖然很快便有人證實游晦并未通敵,通敵證物全都是其政敵編造的。但事已至此,再說什么也已經晚了。”
“誰也沒想到,游傲離開大夏后成了大丹王庭的軍師。”
楊浩嘆口氣繼續說道:“游傲此人狀元出身,學識十分淵博,他去了大丹部后,短短三年時間,原本比朵顏部和安神部弱的大丹部便超過了那兩部,其中出力最多的便是游傲,可見其能力之強。”
李凌云嘆口氣,這樣的人才被朝廷逼的遠走他鄉,成為了別人的智囊,如今幫著別人反過來攻打大夏,李凌云好像也說不出譴責的話。
若皇帝老兒敢殺他一家的話,他定會起兵造反,猶豫都不帶猶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