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沒挽留,待柳懷瑾離開大殿后,他拉起李正的手,輕聲道:“正兒,父皇有幾句話要告誡你,你一定要記在心里,時刻不能忘。”
小小的李正用力點頭。
“第一,待父皇去后,你便是這大夏新的天子了,切不可像現在這樣遇事哭哭啼啼,你要快點成長起來,知道嗎?”
李正眼眶又紅了,但這次他沒哭,只是更加用力的點了點頭。
“第二,柳相乃朕的老師,如今也是你的老師,他心有謀略,你登基后要聽他的話,切不可一意孤行,隨心做事。”
李正扁著嘴,帶著哭腔道:“兒臣知道了。”
“第三,李凌云這人有本事有頭腦,咱大夏能否重新統一就看他的了,你要重用他,但也要防著他,若他將來做出對你對江山社稷不利的事,那你便暫時忍耐,待攢夠了力量便一舉除掉他,記住了嗎?”
李正想到李凌云那天抱著自己下馬車時的慈愛表情,覺得對方不會做傷害自己的事,但他并未將心中所想說出,而是點點頭道:“兒臣記住了。”
李景不知道兒子心中所想,他見李正點頭應下,繼續說道:“第四,你親政后要愛護百姓,做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知道嗎?”
“父皇,咱們有今日,全都是百姓逼迫的,這樣的百姓還需要咱們愛護嗎?”李正不解道。
“咱們有今日,不完全怪百姓,大夏立國近三百載,三百年時間里,天下土地基本都流入了各門閥世家手中,老百姓手里沒地,吃飯便成了問題,加上近幾年天災不斷,朝廷賑濟不及時,百姓的日子更加困難,這才不得不造反。咱們身為掌權者,卻讓治下百姓吃不飽飯,此乃失職的表現,百姓不愛戴咱們也情有可原。”
“如今天下大亂,是壞事也是好事,將來你若能統一大夏,便能將那些無主的土地分與百姓,百姓有了地,便也就安穩下來了,屆時說不得吾兒也會成為一位中興之主呢。”李景想到這兒眼神都亮了幾分。
李正懵懂的點了點頭,將自己父皇說的話牢牢記在了心里。
……
永和元年十月二十六日,李凌云率領兩萬大軍向幽州出發。
此次出征他沒帶多少人,河東道經歷了賊寇的洗劫后雖然又重歸大夏,但各州經濟受損嚴重,稅糧供應天子一行人尚且艱難,若再供應五萬大軍出征的糧草,那只會讓剛剛安定下來的百姓不得不再次造反。
除了糧草不濟之外,李凌云還得考慮天子的安危,雖然他們暫時安全,但保不齊什么時候安山或者其他造反者就殺過來了。
若天子在并州出事,哪怕他能收復整個河北道,也會被天下人罵死。
所以李凌云留下了兩萬大軍和三萬新兵守衛并州,自己只帶走了兩萬鎮東軍將士。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