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很久都沒有過這種感覺了,遇到一個問題,一時半會卻想不到一點思路。
“等等,我去實驗室看看接收端有沒有問題。”陳望背著書包又爬了下去。
匆匆走進實驗室,陳望隨意把書包扔在旁邊的空桌子上,然后走到了安容他們身邊。
“接收設備一切正常嗎?”
安容點點頭,“已經檢查過三遍了,一切正常。”
陳望下來之前就已經猜到了,但他實在想不到其他的原因,于是不得不找借口下來看一看。
向教授見狀拍拍他肩膀,“沒事,也不是非要在今天檢測結合效果,我先讓曹陽下來吧,等會我們一起開會商討一下,看問題出在了哪里。”
對,肯定是有問題的,天線只能在單頻率上工作,說明只實現了空間分集,沒有實現頻率分集·····
為什么只實現了空間分集,沒有實現頻率分集呢?
到底是哪里的問題?
陳望腦子瘋狂轉動,對每一個模擬的數據都重新計算一遍,確定數據都沒有問題之后,陳望又只能從頭到尾重新開始模擬實驗。
先是搭建天線,使用垂直分隔的天才陣列······陳望腦中同時浮現出剛剛看過的曹陽搭建的天線陣列,一邊自己搭建一邊對照曹陽搭建的。
沒問題,曹陽完全是按照他的要求搭建的。
然后就是分配頻率信道·····
向教授他們看陳望站在原地陷入沉思都放輕了動作,幾人圍坐在桌子邊上,也開始從第一步分析。
李雪梅提著飯菜進來,見狀趕緊閉上剛要開口的嘴巴,畢瑾從書中抬起頭來,走過來接過飯菜,“李主任給我吧,麻煩了。”
“不麻煩,反正就今天最后一天了,多給你們買了份白菜豬肉餃子。”
“謝謝。”
“不用不用,那我走了啊。”
“慢走。”
畢瑾轉身剛把籃子放在桌上,陳望突然猛地一拍桌子,“我知道了!是間距和波長比!”
陳望雙眼放光滿臉興奮的看向桌子上的幾人,“向教授,是間距和波長比!”
向立輝聽完一愣,隨即激動起來,“有可能!我們搭建的天線陣列完全沒有把它們的間距和載波波長考慮進去!”
“那還等什么?先計算試試啊!”袁方濤翻開桌子上的草稿紙就要埋頭開算。
但陳望已經在腦子里算了出來,“3倍,天線之間的間距必須要大于載波波長3倍。”
幾人面面相覷一眼,安容第一個出聲,“向教授,要不我們直接試試?”
“嗯,直接試吧。”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大家對陳望提供的數據那是心服口服,只要是他嘴里說出來的,到現在還沒有錯過。
曹陽立馬站了起來,“我去調!”
十來分鐘后曹陽就興沖沖跑了進來,“調好了!”
安容這邊按下信號發射鍵,多個信號立馬從發射端發射了出去,屋頂上的空間分集通過多天線接收到不同路徑的信號。
空間分集能對抗多徑衰落,選擇信號質量較好的天線進行通信。
同時頻率分集開始工作,利用不同頻率信號衰落獨立性對抗頻率選擇性衰落。
兩者結合,再傳到接收端的時候,已經有效抵消多徑衰落和陰影效應,信號穩定性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