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零件不齊陳望現在也沒法開始組裝電視機,所以午飯過后就跟著畢盛華一起改裝生產電臺的生產線,為以后能批量生產電視機做準備。
陳望從南方廠要來的兩條生產線都安裝有波峰焊,且對焊點質量、絕緣性能有嚴格的標準,所以直接能用來生產電視機。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還有雙面pcb制造工藝!
要知道現在大多數電視機的pcb都相對簡單,甚至還有單面的,而他們的雙面pcb制造工藝就能生產出更穩定、更可靠的電視機主板。
要不是手上沒有集成電路,陳望現在就想試試直接生產一塊pcb出來。
畢盛華看著陳望滿意的表情笑笑,“這兩條生產線最貴重的就是這兩個了,是當初廠里花了大氣力弄回來的,所以當初許廠長會答應你我都很意外。”
“當然,知道原因之后我又覺得挺值。”畢盛華有些好奇的問道:“這種上報紙獲得榮譽的事陳所長真的一點都不在乎嗎?”
陳望正在看傳送皮帶,覺得磨損得有點狠了,應該重新更換一個,聽了畢盛華的話擺擺手,“我上了太多報紙了,已經不感興趣了。”
畢瑾:“是的爺爺,而且首都的廣播新聞也上過了。”
畢盛華:……
“那‘先進工廠的榮譽’呢?聽說還得到四機部領導的接見了呢!如果首先報的是你們研究所,說不定這些就都是你們的了,而且你們也能借此向四機部申請生產指標啊。”
陳望繼續查看著調試臺,“畢師傅,等會我們重新把這里改裝一下,多安裝幾個夾具。”
說完才解釋道:“先進單位的榮譽是南方省的工業辦頒發的,對我來說沒有特別大的意義,而且人家也不會樂意把這榮譽送出省去。
再有就是向四機部申請生產指標的事,那個時候我只有跟南方廠合作改進的技術,五七廠里連一條生產線都沒有,我用這個去跟四機部申請領導很有可能也不會答應。
退一萬步就算答應了,那還得等等四機部給我們調配生產線,不僅時間線拉得長,而且還不一定能有兩條生產線。”
畢盛華和畢瑾聽了陳望的這一頓分析久久不語,這難道就是走一步想一百步?
陳望心思竟然如此縝密周到······
就在畢盛華和畢瑾都因為震驚而沉默時,陳望探頭查看機床下面時被蹭了一臉的機油,但他絲毫不知道,回頭咧著一口大白牙,“所以還是直接跟許廠長換來得劃算,嘿嘿嘿,我是不是深謀遠慮?”
畢盛華畢瑾:………
如果陳望不說最后一句他們確實是那么認為的。
“那個,我去拿工具箱。”
“爺爺,那個重,我來幫你。”畢瑾走到一半回頭,“陳所長,那邊有毛巾,你擦擦臉。”
陳望一頭霧水,“擦臉?我又沒出汗擦什么臉?”
小才:“可能是想讓你把臉皮擦薄一點吧。”
·····
陳望和畢盛華帶著工人在車間里一忙就是一下午,畢瑾則一直在記錄過程,方便以后廠里的工人查看學習。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陳望收拾完就和畢瑾出了車間。
武廠長得知陳望要回去了急匆匆的跑過來,“陳所長畢主任,你們吃了晚飯再走吧,研究所送來那么多供應,食堂師傅專門給你炒了回鍋肉呢。”
畢瑾見陳望已經拉開了車門便開口道:“謝謝武廠長,不用了,我們——”
“砰!”的一聲陳望把拉開的車門又關上了,“既然這樣,那我們就吃了再回去吧。”
畢瑾:……他應該早想到的。
最后四人吃完飯已經五點半了,告別畢盛華和武廠長四人開車往回走。
照了一天的太陽終于往西邊落去,溫度開始下降,從車窗吹進來的風中也有了絲涼意,還夾雜著夏天草木被曬過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