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道氣數之盛,也是世所罕見。”
某處洞天中,數道人影負手而立,眼前一方云鏡如同玄光之術。
照耀著當下的天陽地洲外的情形。
所見之景,所聽之音,所感之氣……
無不都是煌煌招搖。
到過的地方,那些城池中的修行者也眾多。
有的還會和凡俗居一地,但有的城池卻是基本都是修行者的天地,路上擦肩過去的一個路人,都有一身修行靈機在身。
耳清目明,儼然也不是世俗之人。
“上古之時,便有仙人提出來教化一說,眾生應當有教無類,廣開緣法于天下……”
“如今不曾想,這句往日沒有多少人聽聞過之言,倒是成了上古之后的后世光影。”
一道聲音有些惆悵說道。
誠然,他們這里天陽地洲還保存著許多上古修行風。
但觀眼下這種九天當下紀元的盛世,那一些氣數確實要看得人目瞪口呆。
那眾多的宛若海川天地無數修行者,也同樣看得人眼花繚亂。
畢竟他們那時候,哪里還會有這些。
培養一個弟子門人,便是諸多修行藝都要掌握起來,一人身兼多藝,多修百法。
一人便是耗了不少歲月心神。
再來多一些傳人,卻也是培養不過來。
哪里像如今這般,大開山門下,雖然有人不一定修行萬般法,但精通一術,涉獵一道,同樣也能越走越遠。
而且數量上來觀,也是極其眾多,大浪淘沙下,總會有真金出現。
“這種緣法太多了,如今天陽眾生道妙道同樣如此,但至少同境之下,這些修行者雖眾多,但也斗不過天陽修士。”
也有人鮮明點出來一些關鍵。
“不過這次論道是論道,非斗法,但饒是如此,一人之心,一人之道,又如何比得上百人之心,百人之道,更何況千千人萬萬人……”
言語里倒是對這次論道會有不弱的自信。
這并非是他們夸耀天陽。
而是事實如此。
隨著天陽界壁消失之后,天陽這些修士走出去,也帶回來一些見聞。
同樣地,也有外界修士通過天陽山過來天陽地洲。
自然也能知曉一些修行差異。
“這也是有理。”
“若是論道中有人動搖了道心,那便可入我天陽道中。”
“修行者中仙修居多,想來他們也有道心一關。這種修行倒是最適合入妙道,氤氳出來自然氣機。”
自然,與天合一,與地歸一,這便是自然。
同樣地,不動妄念,無有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等六欲,只空一身自然道韻,心唯道,念唯道,方才是自然。
“不起任何欲望雜念,卻是太過困難,哪怕如今天陽修士,能到了看靈臺空無者,最近之人也還差了一絲。”
有一尊老者惋惜說道。
道身道心道魂,身心魂唯道。
這種存在于傳聞中的天人自然,才是妙道修行要走到的極致。
但這條道和眾生道一開始就是相輔相成,還來源于那一尊眾生自在魔主。
其中的奧義妙理他們雖然也接觸過,不過卻沒有修行,改易自身大道。
因而只是旁觀指引這些修士前行。
至于前方會走向如何,饒是以他們的天機掐算能力,自身在當下中也是頂尖的一批人,卻也無法推衍出來前程如何。
只能看到和籠罩在長河歲月下游一樣的迷霧重重,疊疊隱隱。
算到此處,又算到彼處,怎么算,都無有一個較為確定的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