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神教的前身,就是太子楊元私下為了收集信仰之力凝聚不朽元神的而建立的無生道與真空道,無生道、真空道當年就是朝廷打擊的妖教邪派。
即便現在變成了原罪神教,但文武百官對其印象,也還是屬于妖教邪派一流。
只不過,大家先前忌憚于原罪天王的實力,不敢過分得罪原罪神教而已。
現在寧缺說原罪神教導人向善、救苦救難什么的,文武百官都是不信的,反而認為寧缺將一個妖教邪派定國教十分荒唐。
“太師,原罪神教先前被朝廷定為妖教邪派,其所作所為,也有蠱惑民心的嫌疑,現在要將其定為國教……這恐怕不太好吧!”
內閣大臣方義之,忍不住站出來說道。
“看來,方大人剛才是對本太師面服心不服啊,本太師才剛宣布第一條命令,你就出來反對。”
寧缺似笑非笑的看著方義之,眼眸之手,似乎流過一絲絲危險的光芒。
方義之接觸到寧缺那充滿危險的目光,又看了看腳下尚未干枯的血跡,他嘆了一口氣,默默退了下去。
方義之退下去后,沒有人再站出來。
事實上,大家回想起當日寧缺大戰洪易時,可是使出了原罪天王的眾魔塔……
大家也算想明白了,寧缺這位太師,必定與原罪天王存在某種密切的聯系,或者存在某種合作,寧缺要立原罪神教為國教,很可能是蓄謀已久的,他們阻止也沒有用,還不如省點力氣。
“很好,看來諸位都同意立原罪神教為國教了。那么,本太師再宣布第二條命令……這條命令當為我朝國策。我朝雖然看似鼎盛,文治武功,但卻一直隱藏著兩個巨大的弊端,諸位不妨想想,究竟是哪兩個弊端?”
寧缺語重心長說道。
國策?
兩大弊端?
文武百官聽到寧缺這樣說,頓時都提起精神來了。
不少官員隱約猜到了寧缺想要說什么,一個個的臉色大變。
金鑾殿中的氣氛,無形中再次變得緊張起來。
“還是沒有人說話嗎?那么本太師就直說了。”
看到沒有人開口,寧缺臉色一肅,說道:“我們大乾皇朝看起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正是最為鼎盛的時期。但事實上,人口隱匿嚴重,土地兼并更加嚴重。
我們大乾過去統計的人口,大約為十億。但事實上,諸位想必都非常清楚,這只是表面上的數字。各大世家,眾多門閥,哪個不隱瞞了數百上千人,乃至數萬人?若將那些隱匿的人口放出來,我們大乾的人口,起碼達到三十億。
這么多人口被隱匿,這對我們大乾是一個嚴重的安全隱患,非常不利于我們大乾的治理與穩定,同時也嚴重影響朝廷的稅收。
至于土地兼并,就更加嚴重了。我們大乾二十六省九十九州,已經有很多個州出現了‘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形象,貧富分化已經到了極其嚴重的程度。因此,表面看起來,我們大乾皇朝鮮花著錦,但實質上已經危機深藏,已經到了不得不改革的程度。
否則,這股危機一旦爆發出來,將會如山如潮,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只能改天換地。
本太師說的這些,你們不用反駁,因為本太師背后也有家族,對其中的詳細情況知道的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