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阿含寺、珈藍寺、蓮花古剎等佛門圣地的圣者,也紛紛虛心向寧缺討教,最后都表示拜服。
寧缺的影響越來越大,跟隨在他身后的佛修還有平民,也越來越多。
遠遠看上去,如一條長龍,景象十分壯觀。
寧缺一路在西漠中,行走了十日十夜,一路誦經不絕,整個西漠都徹底沸騰了。
三世佛,也為所有佛修所知。
“阿彌陀佛……”就在這一日,遙遠的西漠,須彌山上傳出一聲古老的佛號,震動了所有古廟。
須彌山,有佛子橫渡而來。
“拜見三世佛,斗戰勝佛,希望三世佛能駕臨須彌山,與三世佛坐而論佛。”
這位佛子恭敬說道。
寧缺微笑點頭,隨即腳踏祥云,騰空而起,帶著十戒和尚,還有安妙依,跟隨須彌山的佛子,向須彌山趕去。
“恭送三世佛!”
許多平民匍匐在地,恭送寧缺離開。
蘭陀寺的老圣僧等佛門圣地圣者,則紛紛也前往了須彌山,這段時間,他們跟隨在寧缺身后,聆聽寧缺誦讀佛經,獲益匪淺。
現在寧缺這位三世佛要與須彌山的斗戰勝佛坐而論佛,他們不會錯失這樣的聽道機會。
須彌山,一個大氣磅礴的名字,是佛門至高仙地,關于它有著太多的傳說,于世間留下了無盡的謎。
這座最古仙山,不光是在北斗星域出名,就是在其他古星域也都有無窮的傳說,代表了佛教的根本,意義重大。
須彌山太大了,高聳蒼穹中,巍峨浩瀚,可以捅破天,可以填滿海洋,橫亙古今,萬世不朽。
站在它的面前,讓人深感自身的渺小,像是螻蟻在仰望星河,不成比例,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微弱。
“相傳,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安妙依美眸看著眼前雄偉至極的須彌山,驚嘆道,她感覺像是蚍蜉在面朝參天巨樹。
一由旬約一萬三千米,這樣算下來,須彌山的海拔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當然其高度肯定被是被人夸張了。
此山的宏偉壯闊可見一斑,堪稱北斗星域之最,再也沒有比其磅礴的古山了,茫茫無邊,雄偉浩大。
須彌山只是主山,在其周圍還有數座山,同樣很壯麗,有銀瀑垂落,有禪唱不絕于耳,將中央須彌襯托的更加宏大。
山腳下有水澤環繞,遠望不覺的什么,當到了近前,卻讓人吃驚,這片水域廣袤,很像是一片海。
“這是七寶池。”須彌山的佛子解釋說道。
佛經有記載,極樂國土內有七寶池,這個池是天然而非人造,故名七寶池,又稱八功德池,因為池內充滿八功德水。
水質晶瑩透亮,又名為為八味水,或者八定水,有八種殊勝,即:澄凈、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
八功德水很珍貴,朝圣的佛徒無不渴望,飲下它有種種妙處,可遠離污濁,純化軀體,清凈心靈,增長養育六根,遠離病苦。
欲上須彌,必先渡海,橫過這八功德海。
“貧僧也是第一次見到七寶池呢!”十戒和尚望著下方的功德海,差點流口水了。
他出身于一個佛門圣地,早就聽說過七寶池的大名了。